欢迎来到 李亚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网套机【视频】梅贻琦:西南联大的掌舵人,服务清华47年之久,被海峡两岸尊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职业精鹰

2019-12-02 全部文章 383

【视频】梅贻琦:西南联大的掌舵人,服务清华47年之久,被海峡两岸尊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职业精鹰




本文转载自云大学官方服务号“不懂教育”,云大学发起人文龙,旨在帮助上进迷茫的学生改造命运、实现梦想。文龙大大,专治迷茫!一起做明亮的人,充实自己,照亮他人!

扫码关注云大学官方服务号~
文章目录
1 品学兼优 留学美欧
2 任清华校长 掌舵西南联大
2.1 艰难前行
2.2 中间立场
2.3 寡言君子
2.4 自喻王帽
2.5 成就斐然
3 创立台湾清华大学
4 教育理念
4.1 学术自由
4.2 民主治校
4.3 通才教育
4.4 德育观念
5 家族故事
6 一代斯文随风去 终身校长梅香存

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17年,让这所留美预备学校,后来居上与北大齐名。
他执掌西南联大8年,在硝烟与战火中培养出无数大师,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峰。
他创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高等学府。
他担任教育部长,成就大、影响远。他生前掌管着几千万美元的庚款基金,身后却无分文存款。
一颗丹心来,两袖清风去。
他就是被海峡两岸尊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教育家蒋梦麟说:“中国崛起于近代文明国家之林,梅贻琦厥功之伟,莫之与京。”梅贻琦执掌清华,是清华之幸,也是中国之幸。
纪录片:先生梅贻琦
1 品学兼优 留学美欧
梅贻琦,字月涵女红巨人,1889年生于天津。远祖梅殷是朱元璋的驸马,受命驻防天津,梅家从此成为津门望族,诗书传家。梅贻琦的父亲梅曾臣中过秀才,清末家道中落,后沦为盐店职员,甚而失业,家境每况愈下。
然而,梅父始终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梅贻琦自幼在天津大儒严修家塾读四书五经,国学功底深厚。他曾对朋友说:"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中国经典有错漏,我可以接着背诵任何章节。”
1904年,梅贻琦15岁时入天津南开中学,品学兼优,颇得张伯苓赏识。张伯苓后任南开大学校长。
190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至保定直隶高等学堂。
1909年6月,报考首批庚款留美生,在630名考生中以第6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首批赴美留学生47人之一。

少年时代赴美留学
同学徐君陶回忆,自己在看榜时,见一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的学生也在那儿看榜。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觉察不出是否考取。后来在船上碰见了,彼此介绍,才知道是梅贻琦。当时留美学生选的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比如徐君陶选麻省理工,梅贻琦却单独去了东部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徐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个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
1909年11月,梅贻琦到达美国时,却错过了大学的开学时间,被安排在格罗顿中学插班复读。梅在保定直隶高等学堂时已经是大学生了,被安排在中学时却乐观地说:“多学一年,即多得一年之益,夫何乐而不为犰狳鞋。”
1910年,正式进入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修电机工程专业,1914年获工学学位。因家庭经济困难陈瞎子,他不得不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回到中国。1915年9月到清华任教。
梅贻琦曾撰文总结自己的留学观,他告诫行将赴美的学生,“诸君在美的这几年,正是世界上经受巨大变化的时期,将来有许多组织或要沿革,有许多学说或要变更。我们应保持科学家的态度,不存先见,不存意气,安安静静地去研究,才是正当的办法,才可以免除将来冒险的试验,无谓的牺牲。”

梅贻琦美国留学期间与同学合影
1921年,梅贻琦在清华任职期间,再次赴美进修,入芝加哥大学研习物理,获工程硕士学位。次年,游学欧洲大陆,梅贻琦遍历欧洲后,写下了《欧游经验谈》一书。多次海外学习经历,奠定了梅贻琦「学贯中西」、「民主治校」、「学术自由」、「大师之谓」等的思想根基。
梅贻琦36岁担任清华物理系首席教授。翌年,任清华教务长,42岁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从此开启了清华大学任期最长校长生涯,任两岸清华校长达23年,前后为清华服务达47年之久。
2 任清华校长 掌舵西南联大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清华校长屡屡更迭,任期都很短。因为这些校长往往挟政治势力而来,与清华学术独立于政治潮流之外的自由主义传统相悖,这些校长接连被师生们驱赶。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清华经历了11个月没有校长的时期。网套机
学生提出,新校长要满足五个条件:
1、没有党派色彩
2、知识渊博
3、要有很高的威望
4、人格要高尚
5、能实实在在发展清华
那时,梅贻琦正在美国担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管理全美各地的清华留学生。1928年,39岁的梅贻琦接到调令。当他重回清华时,学生们都抱以观望心态。梅贻琦在就职演说上,发表了一段极为诚恳的讲话:“(我)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一介鲁夫,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称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认为师资是大学第一要素。在他任期内,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文学院培养出了吴晗、钱钟书、夏鼎、张荫麟“四才子”,物理系有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三钱”,数学系出了华罗庚、陈省身、许宝“三杰”。众多大师,多为学贯中西之通才,做人或治学,只见山高水长。

右起:叶企孙,冯友兰,吴有训,梅贻琦,陈岱孙,潘光旦,施家炀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平津陷落。
8月,国民党政府决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蒋梦麟(北京大学校长)、张伯苓(南开大学校长)与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三人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7年11月1日,长沙临大如期开始上课。然而,开课仅两个月,南京失守,临大也不得不另做考虑。
1938年2月,奉命迁往云南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仍由张、蒋、梅三人任常委,梅贻琦兼任常委会主席。张伯苓、蒋梦麟均常在重庆并另有职务,主持西南联大校务的工作实际上落到梅贻琦一人身上。这也是梅贻琦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西南联大师生合影
▌2.1艰难前行
西南联大迁至云南昆明,表面看是一所大学的搬迁,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实际上是一次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
南迁分三批进行。一批是全体女生和体弱不适合步行的男生,走水路。一批出境,经越南辗转至昆明。最后一批则要打着“湘黔滇旅行团”的旗号,全程步行,途经3个省份,跋涉1600余公里薛韵芳,日夜兼程68天,旅行团全体成员才终于抵达。
西南联大刚建立便遭遇了许多困难,梅贻琦不仅要考虑如何安排这么多人的食宿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校舍、增添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如何稳定并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解决校舍缺等问题,梅贻琦需要和当地政府不断协调,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为了教学设备短缺等问题,梅贻琦需要往返于昆明、重庆之间,以最大的可能获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得到必须的经费。

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父亲为维持学校顺利运转,曾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与中央政府以及当地领导层保持关系,使得在办学经费、物质供应、运输工具、学生校外活动,乃至就业安排等均取得了有关方面的支持。每年父亲必须去重庆奔走一次或几次,那时由昆明到重庆乘飞机是件大事,要半夜起床,很早到机场去等候,飞机不定什么时间起飞,可能一天走不成,第二天再来试。1941年春夏父亲和郑天挺、罗常培两先生到重庆办事,以后去了四川叙永分校看望师生,又到李庄北大文科研究所了解情况,最后到成都访问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途中饱尝了敌机轰炸、阴雨饥寒及车船不便的艰辛,在旅途中耽搁了近3个月才回到昆明。”
西南联大的学生宿舍,都是土墙茅草屋。每个房子放20张双层木床,用帘子隔开,四个人只有6平方米的空间。 年轻时在此就读的杨振宁,多年之后回忆起来,对这段特殊的日子仍记忆犹新:“那时联大的教室是铁皮顶的房子,下雨的时候,叮当之声不停。地面是泥土压成,几年之后,满是泥垢;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就会被吹掉……”
电影无问西东:西南联大学生上课情景
为了赚点外快补贴师生们的拮据生活,梅贻琦带领学生组建服务社,卖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有次上课时迟到了,梅先生歉疚地解释:“我刚才在街上给我内人的糕点摊守摊,她去进货了,可她办事不利,我告诉她八点我有课,她七点半还没回来,我只好丢下摊,跑来了,不过,今天点心卖得特好,有钱挣啊!”同学们却纷纷拭泪,他们知道校长为了办学变卖了值钱的家当,连师母都得去街上摆摊做生意。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越南,云南一下子从后方变成了前方。
日机几乎每天到昆明上空轰炸,西南联大的校舍也曾数次遭轰炸,人心惶惶。此时的梅贻琦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但他镇定领导,全校师生照常上课。日机一来,师生们就必须跑警报,疏散开来以减少损失。这个时候,紧张的氛围不免使大家慌乱,但梅贻琦的镇定起了很好的稳定作用。何兆武回忆:“我多次看见梅先生和我们一起跑警报,那时他快60岁了,但从来不跑,神态平静安详,不失仪容,总是安步当车,手持拐杖,毫不慌张,而且帮助学生疏散,嘱咐大家不要拥挤嫡亲贵女。我觉得他那安详的神态,等于给同学们一付镇定剂,你看老校长都不慌不忙,我们还慌什么?梅先生的从容,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
电影无问西东:西南联大学生跑警报情景
梅贻琦说:“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负驾驶他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停。”
▌2.2中间立场
梅贻琦不喜政治,他曾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中间立场:"余对政治无深研究,于共产主义亦无大认识。”
抗战暴发前夕,抗日情绪非常激昂。冀察政委会派了军队到清华清查,士兵们声明有命令不用枪弹。因此竟被同学缴了械,领队的团长也被扣留,运输车辆被掀翻。当晚,竟有一师军力的部队荷枪实弹并附有大刀队进入校园。
叶公超回忆,当时他和叶企孙、陈岱孙、冯友兰等聚集在梅贻琦家中商议怎么应付。几乎每个人都说了许多话,惟有梅贻琦静默不发一言。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之久,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结巴的冯友兰问梅贻琦,"校长你--你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忍不住说,"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
梅贻琦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结果当时有20名左右的同学被捕,大都是无辜的。

第二天梅贻琦召集全校同学讲话:"青年人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盲从是可悲的。徒凭血气之勇,是不能担当大任的。尤其做事要有责任心。你们领头的人不听学校的劝告,出了事情可以规避,我做校长的不能退避的。人家逼着要学生住宿的名单,我能不给吗?"停了一下,梅贻琦说:"我只好很抱歉地给他一份去年的名单,我告诉他们可能名字和住处不太准确的。"最后表示:"你们还要逞强称英雄的话,我很难了。不过今后如果你们能信任学校的措施与领导,我当然负责保释所有被捕的同学,维持学术上的独立。"
每次学生们出了事,梅贻琦会第一个冲在前面,跟形形色色的人交涉,尽力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学生们曾将梅校长跟警察打太极的话编了一段顺口溜:“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传闻可能有什么,恐怕仿佛不见得。”这首打油诗,将梅贻琦与当局交涉时慢条斯理的意态神情,刻画得跃然纸上。
西南联大办学8年,没有因政治原因开除过一个师生员工,校中既有闻一多、吴晗等进步人士,也有国民党直属区党部,有三青团直属西南联大分部,还有地下党组织、中国民主同盟组织。
1944年,国民党政府当局曾暗示西南联大解聘闻一多等数名进步教授,梅贻琦根本不予理睬。虽然梅对闻的一些做法并不认同,但在国民党当局尤其是最高层面前,却表现出不同常人的爱才惜才之大胸怀。
1946年6月梅赴南京,蒋介石与他谈大学复校问题。蒋问:“下年校中办法如何?”梅答:“仍当注重学术研究风气之恢复,倘使教授们生活安定,研究设备充实,则研究工作定更有进展。”随后梅主动提到清华教授中有少数言论行动实有不当,但多数同人深不以为然,将来由同人自相规劝纠正,谅不致有多大影响。他解释说,此数人在学术上颇有成绩,最近之举动当系一时冲动,故极希望能于规劝之中使其自行觉悟,则其后来结果必更好。梅继续解释,此数人之如此或尚有一原因,即其家属众多或时有病人,生活特困难,又不欲效他人所为在外兼事,于是愁闷积于胸中,一旦发泄火气更大。梅先生这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蒋介石频频点头说,“生活问题实甚重要。”随后,梅向蒋提出提高教授待遇,改善生活水平的建议。原本要追究进步教授的质疑,却变成为教授争取待遇的由头,这让人不得不佩服梅先生的处事智慧。
傅任敢先生在文章《值得我们学习》中曾这样评价梅先生:“做领袖的通常是两种人,一种能够让人慑服,一种让人悦服。梅校长毫无疑问是第二种。”
梅贻琦虽然不参与政治,但特殊情况下也会做特别处理。1941年,美国志愿空军来华参加抗日战争急需大量的英文翻译,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四年级男同学参军,去完成这一政治任务。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从1941年到1945年,后方大学生被征调为翻译官的约4000人,其中联大学生约400人,占10%,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2.3寡言君子
梅贻琦不爱说话,但教书却非得说话。任教半年后,梅感觉自己并不是很喜欢教书。回天津时见张伯苓先生,他表示自己对教书没有特别的兴趣,想换一份工作。张先生说:“你才教了半年书就不愿意干了,怎么知道没有兴趣?年轻人要忍耐,回去教书叶家妤。”于是梅贻琦继续回到北京老老实实地教书。没想到这一教就是一辈子,清华历史上多了一位“终身校长“,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了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说起梅贻琦的性格,叶公超有过一个精准的三字概括——“慢,稳,刚”,也有人称之为“寡言君子”。
梅贻琦的“寡言”是出了名的。年轻时,梅贻琦经人介绍,认识了未来的夫人韩咏华。第一次见面时,两个人都没说话,光媒人在一边不停地说,回来后媒人以为两人都不愿意,就没再提。不料梅贻琦早就看上了韩咏华,当天就写了一封信。韩咏华一看信,写的还不错,就交给了父亲。父亲一看,虽然文字不多,但字字珠玑,未来必成大器,当场拍板同意此事。

梅贻琦夫妇及长女
两人订婚后,韩咏华的一位同学听说了,赶紧跑来跟她说:“梅贻琦我认识,半天不说一句话,你可得想好了,千万别一时冲动!”韩咏华看上了梅贻琦的才华,就说:“豁出去了,他说多少算多少吧。”
梅贻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总先问旁人“你看怎样办好?”得到回答后,如果他同意,便说“我看就这样办吧!”如不同意,则说我看还是怎样怎样办为好,或说我看如果那样办会如何如何,或者说“我看我们再考虑考虑”,从无疾言厉色。梅贻琦总结自己当校长的经验时曾说过,“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黑翼血环。”
陈寅恪评价:“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贻琦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2.4自喻王帽
1940年9月,清华师生为梅贻琦服务母校25周年举行了一次公祝会。曾任教育部长的李书华非常得意地说:“清华有今日的成绩和地位,与梅校长的努力分不开。当初推选梅先生做清华校长,是我在任内最满意的一件事南陵人才网。”
梅贻琦则回答道:“清华这几十年的进展,不是而亦不能是某人的缘故。是因为清华有许多老同事,同心协力地去做,才有今日……现在给诸位说一个比喻,诸位大概也喜欢看京戏,京戏里有一种角色叫‘王帽’,他每出场总是王冠整齐,仪仗森严,文武百官,前呼后拥,像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绝不注意看正中端坐的‘王帽’,因为好戏通常并不是由他唱的,他只是因为运气好,搭在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着‘与有荣焉’而已……”

在梅贻琦任清华校长之前,师生赶校长、赶教授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
▌2.5成就斐然
在抗战八年的艰苦环境下,西南联大一共有8000多名学生入学,完成学业、考试合格毕业的有3882人。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各领域的大师。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名、两弹一星元勋14名、两院院士171名,还有包括汪曾祺先生在内的人文大师100多名。

1946年,西南联大结业典礼
梅贻琦先生以不同凡响的教育智慧和由贤入圣的人格魅力,奠定了清华大学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灵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做出了在今看来也要堪称奇迹的教育成就。
3 创立台湾清华大学
1948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体,清华搬回原址。 12月北平即将解放,梅贻琦搭乘国民党的飞机南下。
据说,梅贻琦离校那天,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在学校门口碰见梅,吴问梅是不是要走,梅说:"我一定走,我走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就没有办法保护起来。"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梅先生赴美管理清华庚款基金龙蕾。他只有一间办公室,聘了一位兼职助理,给自己定的薪水为300元,与庚款资助的在美留学生标准一样,只能勉强维生,妻子还需外出打工。政府觉得过意不去,让他将薪水提高为1500元,他不同意。
1954年,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在美国毕业,决定返回大陆。梅贻琦尊重儿子的选择。

梅贻琦夫妇与儿子在美国
1955年,梅贻琦由美国飞台湾,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曾在这里就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是一所中等规模的一流大学,面积只有台湾大学的三分之一,师资人数只有北京清华大学的五分之一,但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37位,北京清华大学名列55位。
4 教育理念
梅贻琦在长达47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极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
▌4.1学术自由
1945年11月5日陆林轩,梅贻琦在日记中写到:"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梅贻琦认为办大学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做高深的学术研究,必须有两个必备的条件,其一是设备,其二是教授。设备这一层,比较容易办到,教授就难了。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选教师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就只凭真才实学。
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名单中,他给出了四个名字:留美博士赵元任,前清国学大师王国维,维新领袖梁启超,还有一个是,在欧美游学数年,却无任何文凭的陈寅恪。他和国学院四大导师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王国维在颐和园自杀,也是梅贻琦亲自去园内收殓并料理后事的。

大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破格召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又破格从一位系资料员转升为助教,被允许修习大学课程;破格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去访问;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被聘为教授,上述过程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
著名作家沈从文,小学读完去当兵,发表了许多小说,没当过教员、讲师、副教授,也未去国外留学。1939年被联大师范学院聘为教授,一贯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从此操着浓重的湘西口音,认真讲授写作课。沈从文培养出了“最后一个京派作家”——著名小说家汪曾祺。
梅贻琦特别鼓励中西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讲学与在国外发表论文。他实行休假制度--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休假一年,赴欧美研究,学校开支一半薪水,给予往返路费。这个传统在西南联大时结出硕果:西南联大的教师名士如云,共开出1600门课程,各人学术及兴趣爱好迥异,互为印证。冯友兰在西南联大教书,留有长髯,身穿长袍,颇有道家气象。一次他去授课,路遇金岳霖,金岳霖问:"芝生,到什么境界了?"冯答:"到了天地境界了。"两人大笑,擦身而过,各自去上课了。
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蔚然成风,大大滋养了学生。
▌4.2民主治校
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通过“民主治校”的制度,让教授参与学校管理。最体现民主办学精神的是清华大学三会制度,即教授会、校务委员会和评议会。教授会由全体教授组成,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讨论;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各学院院长组成,承担学校日常行政责任;评议会为清华最高权力机构,由校务委员会的成员加上教授会推选的若干位代表组成,凡学校的重要事务,如聘请教师、学校规划、制度改革等,都需评议会决定才能施行。
梅贻琦常说教授才是学校的主体,校长只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桌椅板凳。即便在西南联大时期,他也一直沿袭“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营造了民主、自由的校风。
▌4.3通才教育
翻看联大的师生名录:
叶企孙、陈寅恪、赵元任、吴有训、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朱自清、冯友兰、沈从文、陈岱孙、闻一多、钱穆、钱钟书、钱三强、钱学森、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林徽因、吴晗、吴宓、潘光旦、卞之琳、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礼冯至、刘文典、穆旦、赵以炳.……
真的可谓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

1938年西南联大负责人与教员合影。前排左起黄钰生、李继侗、蒋梦麟、黄师岳、梅贻琦、杨振声、潘光旦,二排右三为闻一多
所谓大师,是因为西南联大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专才,更是通才。这得益于梅贻琦超前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主张学生先通后专,即“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新生入学第一年不分文实,各系学生一律实施通才教育,第二年起进入各自专业领域。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
清华校友、著名史家何炳棣在《大学与大师》中说:“我国20 世纪论大学教育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从未有坚毅明通如梅师者。梅师掌校之初即提出含有至理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唯大师始克通专备具,唯大师始能启沃未来之大师,此清华精神之所以为‘大’也。”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之大”。这才是真的“联大之大”。余超颖
▌4.4德育观念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倡的"五育"中,即德、智、体、美、群。这是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蔡元培一样,梅贻琦也是把德育作为五育之首的。
在德育中,梅贻琦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猎车兽魂。许多人对"大师"有片面的理解,仅看到学问的一面,而梅贻琦讲的"大师"则是学问道德都好的楷模。他说,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为此,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以教师的高尚品行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
1928年,梅贻琦还是教务长的时候,就曾明确告诉学生:"须知体育之目标,不单是造就几个跑多快,跳多高,臂腿多粗的选手,不单是要得若干银盾、锦标,在此之上,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梅贻琦提倡体育,除了锻炼个人的身体外,更是为了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借团体项目,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
群育源于梅贻琦对人类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他说:"文明人类之生活,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而教育的最大目的,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
5 家族故事
梅氏家谱上的始祖梅殷,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大脚马皇后"所生的二女儿宁国公主的丈夫。梅殷上下5代人中,有2人在《明史》立有列传,有6人被提及姓名事迹。梅殷由伯父梅思祖抚养长大,梅思祖在明朝灭元的战争中屡建战功,被封为汝南侯。
《明史·宁国公主、梅殷列传》记载,梅殷"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梅)殷"。梅殷做过山东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永乐三年,梅殷信守岳父朱元璋要他保护建文帝的要求,反对妻兄明成祖朱棣篡夺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被人谋害。朱棣封梅殷长子梅顺昌为"从一品中军都督同知",封梅殷次子梅景福为"正三品旗手卫指挥使",以作为安慰和补偿。
此后明成祖迁都北京,梅殷的重孙梅满儿受封为天津右卫指挥使,并世代承袭镇守天津,直到明亡。梅氏家族就是从那时起定居天津的。
梅贻琦的父亲梅曾臣育有五子,个个都是人中翘楚,子孙人才辈出。
长子梅贻琦,任清华大学的校长。
次子梅贻瑞,毕业于京师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前身)国文系,国学功底深厚,提倡白话文。
三子梅贻琳,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霍布金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是个双博士"超级海归"。回国后先任国民党首都南京市卫生局长,继任陪都重庆市卫生局长。
四子梅贻璠,早年由清华转学天津北洋河海工程学院,从事邮政事业,周恩来任命其为山东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
五子梅贻宝,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务主任、文学院长、代校长。后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6 一代斯文随风去 终身校长梅香存
1960年,梅贻琦因工作繁重,积劳成疾,被确诊罹患癌症。他终身从事教育,毫无积蓄。新竹国立清华大学为其垫付一部分治疗费,医院又酌情减少了一部分,还是不够。清华校友们商议募捐,半年间募集台币65万元。躺在病床上的梅贻琦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募捐记录,“阅后半晌无语,后曾流泪颔首”。

1961年,在台大医院住院的的梅贻琦(左一),探望同在住院的胡适(右一)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蒋梦麟等人撰祭文:“呜呼!天之将丧斯文欤?胡夺我先生之速!”
梅先生逝世后唐诗咏老公,秘书把他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封存了。两个星期后,在各方人士参加的场合下启封。打开提包一看,原来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
梅贻琦去世后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的山顶上,墓前广植梅花,取名为“梅园”。蒋梦麟写的碑文中赞道:“一生尽瘁学术,垂五十年,对于国家服务之久,贡献之多,于此可见。其学养毅力,尤足为后生学习楷模。” 蒋介石特颁“勋昭作育”挽额一方。

北京大学著名国学大师毛子水先生,平实而中肯地评价梅贻琦先生:“我尝独居深念,觉得要使我们在文化上能够和世界文明的民族并驾齐驱,唯一的方法只有努力于教育。所谓‘努力’,并不是虚张声势的宣传,亦不是自欺欺人的表面工作,乃是遵循正直的大道切切实实,一丝不苟地做去。能够这样做的教育家,半世纪来,我们国家里为数极少;而月涵先生则是这个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End—
文:王晓冬,云大学首届毕业生,不懂教育的文艺小北漂,正在整理创作教育家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戳蓝色字体即可查看《大大故事》·《大大思想》·《毕业游学》·《环球演讲》·《云大学招聘》·《云大学理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