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李亚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视频】永世传承 ——中国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侧记 红色记忆-西安回坊

2020-06-18 全部文章 389

【视频】永世传承 ——中国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侧记 红色记忆-西安回坊

红色记忆 永世传承中国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侧记拜学英
编者按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永世传承
——中国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侧记
拜学英
八月的古都西安,骄阳似火。近百名回、汉、彝、满等民族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回族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贡献”为主题,进行学术研讨与交流。作为参会者,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主题鲜明的会议
近来,网络上出现了诬蔑回族历史和回族人物的杂音,与构建民族团结的和谐社会唱对台戏,发出这些杂音者置早已公认的历史事实于不顾,唯恐社会不乱,颠倒黑白,信口雌黄王晓业,挑战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扰乱视听。这些谬论、杂音虽对由各民族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而言,犹如参天大树下的荒草野棘,经不起日月风雨的晾晒和冲刷,但任其荒芜乱生,势必影响田园净土,扰乱和迷惑人们的视线。
形成于中华大地,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回族,怀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和国家认同。与多民族守望相助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荣辱与共是回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回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中,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在中国现代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涌现出了哪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和人物,怎样看待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中国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的召开,顺应了当下的语境和形势,必要而及时巨沙螽。
中国·西安《中国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会场

正如丁宏秘书长开幕词所言,近代以来,在抵御外辱的英勇奋斗中,回族爱国意识不断增强,一批又一批回族英雄人物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不屈的精神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这一历史过程不仅强化了回族对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而且赋予了回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本次学术会议,学者们重返回族历史的初心,回到鲜活的历史场景,挖掘回族红色记忆的精神内涵,呈现回族具有生命温度的红色历史故事,彰显回族红色征程的当代价值,鼓舞回族人民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张兆艺
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宏致词

学者们交流的议题广泛而深入,大家的共识是,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近代以来,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回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感召下参加红军,支持长征;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回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在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后再次强化,与各兄弟民族一道共赴国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回族的红色记忆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将回族鲜为人知的英雄人物和故事从历史岁月的长河里打捞出来,将弥补和丰富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的内容,在当下的社会背景和语境下,对回族的红色故事进行挖掘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回族学术界应关注社会热点,回应时代挑战,讲好自己的故事,让回族的红色记忆代代相传,让民族团结遍地开花。
沉甸甸的画册
这次会议上,每位代表得到了一册沉甸甸的画册镇坪吧,既缘于画册精美的印制,又缘于画册讲述的故事及主人公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载入史册的人物,更重要的这位主人公是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是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的亲密战友----马骏烈士。
纪念马骏烈士诞辰120周年《画册》

中共党史出版社在马骏烈士诞辰12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这册沉甸甸的画册,意在向人们彰显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五四运动津京地区著名学生运动领袖,东北地区地下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共北京市委的早期领导人,回族人民的好儿子马骏烈士的不朽事迹;意在告诉人们,中国革命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浴血奋战取得的,回族优秀儿女与其他民族的优秀分子始终站在革命的最前沿,红色的国旗党旗上同样凝结着回族儿女的鲜血。
1920年7月18日获释后的马骏和全体被捕代表在天津总商会合影
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翻阅着画册,看着一幅幅马骏烈士早期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共同领导学生运动,共同发动五四运动等图片文字时,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内忧外患的旧中国:青少年时期的马骏表现出了强烈的救国救民愿望“当兹求学时候,勤勉修己。将来深入社会,以救中国”。五四运动,马骏号召学生在天安门前请愿示威,遭敌逮捕高青信息港,他郑重宣布:“吾人死为国死,死为争国不亡而死,死后惟愿全国父老以及后之来者,万不可把国忘了。”被救出狱后,他郑重声明:“入狱前的马骏是马骏同家人的马骏宣汉教育网,出狱以后就是国人的马骏。”他就这样紧紧的把自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周总理怀抱马骏烈士的孙子马为公
1964年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休息期间邓颖超和马骏夫人杨秀蓉合影

透过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人们读出的是马骏烈士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作为回族青年,他关心回族的解放,更可贵的是他把本民族的解放斗争同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他说:“只有共产党和苏维埃才能真正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我要把回汉等各民族团结在一个共同的革命旗帜之下柯奂如。”面对敌人的利诱和酷刑,他郑地有声:“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宣传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


敬读画册,我看到的是马骏身上体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临危受命,担负中共北京市委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直到为革命献出33岁的年轻生命。他的战友邓颖超同志说:“马骏同志很年轻就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但马骏精神不死”。我非常赞同画册前言里的两句话:牺牲是一个强大国家和优秀民族不可缺少的血性根脉,崇尚英雄则是一个民族崛起必须拥有的价值取向和自强情怀。弘扬马骏烈士的革命精神,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这不正是这册沉甸甸的画册编辑出版的意义所在吗?
1958年周总理在西花厅接见马骏烈士家属


一部好片子
在开幕式上聆听丁宏秘书长深刻的会议主题的阐述和怡兰集团总裁刘新荣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后,代表们还观看了一部让人顿生崇敬和缅怀之情的纪录片——《红色记忆》。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纪录片,它记载的故事,重现的画面是回族儿女在内忧外患的近代寻求民族解放,追求真理,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重大主题。
《红色记忆》片头

1919年在天安门广场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其组织领导者之一是回族优秀儿女的代表马骏;第一批入党的回族女党员刘清扬是我国妇女运动的杰出代表,她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早年为北方党组织的发展积极工作,后来领导东北、青岛等地的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郭隆真;18岁任抗日部队
1920年部分觉悟社成员合影
师长的马青年;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英雄、被毛泽东誉为“英雄不死”的马本斋;回民支队的政委马子芳;抗日民族英雄刘玉芳;在枣庄率领回民支队与日伪进行游击战的杨辛;清真营里掩护新四军的张少文、白之义;在太仓率部与日军作战的李双度;宣传抗日游击战的李玉池、李登武;在河南一带进行抗日活动的金益三、丁振武;参加陕甘宁回民骑兵团的马思义;参加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的吴庆云、洪灵夫妇;西安坊上的回族李宏瑢、马少仙夫妇以大爱之心养育上前线的公木的女儿李侠;拥护新疆和平解放的西北著名回族伊斯兰学者、新疆总教长马良骏……这一个个从历史长河里打捞出来的鲜活的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寻求真理,执着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最前沿,用生命践行了回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个个刚刚逝去的鲜活生动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无疑是中国革命史和党史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永远的红色记忆,是整个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记忆》片段 李侠片

这部荡气回肠,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短片,也许由于时间的仓促,还有诸多回族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尚未纳入;新中国成立后,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回民优秀人物也是以点带面、有所侧重。但无疑这部短片弘扬的爱国主义主题是鲜明突出的,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报效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果在结构、细节等方面进一步打磨,在故事人物上进一步梳理,在拍摄技巧和档案资料的应用上进一步细化,无疑会成为一部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无疑会对当下语境和网络上肆意诬蔑、歪曲回族历史和人物的言论是最有力的回击。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回族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鉴证英雄,在历史上尤其对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
家族两代人的红色故事
偶在网上看到征集论文的通知,我深感是一次主题突出而有意义的学术会议,在网络上出现抹黑回族历史和人物的当下,召开一次彰显回族爱国爱教传统,讲解回族红色故事的学术研讨会,把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回族优秀人物和爱国爱教的故事打捞上来,必要而及时。记得回族学者杨怀中先生曾说,回族历来缺少表述,否则就会被表述。作为回族历史文化的业余研究者爱不放手,我深感此次机会应倍加珍惜。于是,有感于家族两代人经历和讲述的故事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有关,与人民领袖毛泽东有关,便提笔撰写了《两代回族人经历和讲述的红色故事及其影响》一文。
作者拜学英在会议上发表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我用积累的资料和对家族两代人的熟知,饱含深情地记述了堂爷拜文海担任陕义堂社头时做九碗菜热情接待长征路过单家集的毛泽东和红军的动人故事;讲述了堂叔拜福贵义务为陕义堂革命旧址解说红色故事22年的事迹。总结梳理了两代人经历和讲述故事的现实意义和影响。该文被《回族红色记忆研讨会论文集》收进,并安排会议交流。
作者的堂叔父拜福贵在擦拭毛主席旧居牌匾

当我第一次用PPT图文并茂深情地讲述完家族两代人的故事后,陕西师范大学年轻的教授李如东做了如下点评:拜学英讲述的故事精彩而有意义,他的文章本来就很流畅,看似是在讲家族堂爷经历的故事,实则构建了记忆传承的主题。故事中毛泽东代表的国家及后来毛新宇等的到来,将个体记忆与国家记忆相关联。这种记忆传承,构建了传统记忆的主题,这种红色记忆反过来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形成发展。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记忆传承纵向横向同时展开,而记忆本身又投入到了现实当中,他的堂叔作为历史记忆的传承讲述人,在不断回忆历史中完成了对历史记忆本身的分享和继承,这样的故事无疑是传播正能量的红色故事。
大唐西市
闭幕会后,我与代表们到大唐西市遗址及博物馆参观考察。唐代是中国历史的盛世,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包括西域在内的世界各国敞开胸怀。那时的长安城,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色目人、胡人骑着高头大马,牵着骆驼在街道上穿行,摆摊设点、买卖交易,使得当时长安城出现了著名的东市和西市帅哥税。前者是对内交易的场所,以当地货物为主;后者则是对外交易的去处,也是西域胡人、阿拉伯人出没的地方。一条从秦岭流淌出的河水清澈见底,流经西市一带而汇入护城河。那时的西市井字形街区整齐宽敞,店铺民舍错落有致,大块青石板铺砌的地下水道至今遗迹尚存。
西安大唐西市

让我感动的是怡兰集团总裁刘新荣的一位汉族朋友,在得到这块地皮的开发权后,并未见利忘义,钻了钱眼,建高楼大厦高价销售。而是按照唐代的建筑风格,试图恢复当年西市的格局,建起了大唐西市博物馆,把施工时出土的文物归类展示,把深埋地下一米多深处的西市井字形街区、石板铺砌的下水道等遗址妥善保护,用特制玻璃遮盖,今人踏在玻璃上可窥唐时古长安的建筑风格和留存的遗物。展柜里的文物件件都是真迹珍品,一尊三彩胡旋舞风首壶正面是一个西域女舞者,舞姿优美大唐剑神,头饰清晰可见;不同造型、不同服饰的西域胡人或骑高头大马,或牵着骆驼过市;一尊尊女陶俑宽袍长袖,圆脸肥胸,体现着唐代的审美观;一场唐人奏乐场景,人物众多,姿态各异,两尊舞女,婀娜多姿,形象传神;青铜器皿、陶罐、瓷器、钱币……无不诉说着盛唐的精致讲究和国力雄厚、心胸气度的开阔;复原长安的西市街区模型图呈现了古长安西市的繁华热闹。
大唐西市丝路风情街

在这处被视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地方,我听到了一个西市兴起的动人故事,窦姓商人出身望族,他却不依赖家庭,从亲戚送给他的一双丝鞋受到启发,做鞋卖鞋,后又从农田里拉来许多麦草堆积,买给城里人烧柴火,逐渐积攒了些钱财。他预见西市这块地方的前景,购买了一处无人问津的低洼地,为填平这块地,他在树枝上挂上一个个烧饼,并贴出告示,为城里孩子放出话,谁用石块打下树上的烧饼谁拿去吃。引来不少人抱着石块打烧饼,低洼地就这样填平了。他曾资助过一位姓米的回回,米回回感其恩,让他买下了一块无人问津的大石头,结果是一块宝石,价值连城祝由术,使之有了开发西市的本钱。回到现实中,博物馆门前是腾空而起的青铜雕塑造型,谓之丝绸之路起点。历史上兴盛的丝绸之路曾连接着欧亚大陆,今天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正在谋划着这条古道的振兴与繁荣。
坊上热闹依旧
对三秦大地的依恋是发自内心的,无论是在飞机上透过玄窗俯视,还是透过呼啸而过的火车遥望,仰或在汽车上深情地注目,每次到西安总要多看几眼一路的景致,田野、村庄、农舍,哪怕是一片杂草、一条小溪、一棵树……这次乘火车到西安,六时半就早早下了卧铺,洗一把脸,伫立过道,在太阳即将初升的清晨,看一眼从沉睡中醒来的关中大地,亲切感油然而生。怎能不让人眷恋呢神墓前传,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先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地方,被史学家誉为“动摇清朝统治根基”的陕西回民起义,以丢弃家园,牺牲一百多万回族生命的巨大代价而失败。流落西北各地的幸存者,把陕西故地当成了心中的念想,把故地的村名移植到了安插之地,一百多年了,仍乡音不改,习俗不易,都盼望着有朝一日在先祖曾居住的大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每踏上三秦大地,总有一种游子回归的感觉。
西安回坊 游子归来


每次到西安,坊上总是要的。说不清是耸立着一座座诠释历史和传承信仰的古老清真寺,还是排列着一个个风情浓郁的店铺,仰还是整街琳琅满目、让人馋涎欲滴的清真美味;仰或是满街飘荡的熟悉而亲切的乡音以及那让人肃然起敬的游动着的白帽盖头;更仰或是体验人流如织的有着众多外国游客的热闹红火?每次游转坊上溢满人群的街道,经过一个个排着队品尝清真美味的流露着古色古香的店铺,总要放慢脚步,细看慢瞧;总要吃一笼贾三包子,吃一碗老孙家的泡馍、老白家的柿子饼,还有拐角小店里每天卖出八百碗的凉粉以及那诱人的酱牛肉……或许是因为坊上的经营者是我的陕西乡党,是当年没有出城的朵斯提。
西安鼓楼 文武盛地

当一些地方摘除清真招牌,铲除阿文标识时,西安坊上依旧热闹红火如初,那醒目的清真招牌依然高高悬挂,被朝阳晚霞、夜晚的灯光映照的熠熠发光,天南地北的人流不就是冲着清真饮食的美名而来的吗,不就是冲着一块块招牌下千百年来形成的回族传统美食而来的吗?把被消费者认可的老招牌铲掉换下,无疑是自砸饭碗。古都长安千年孕育的当政者的包容心态和定力真让人敬佩,这种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上所表现出来的定力和胸怀气度,无疑是一方发展的福祉所在。
回坊夜景

怡兰集团的善举
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的成功举办,除了各地学者的踊跃参与,与西安市丝路回商商会和陕西怡兰集团在会议前期筹划、筹备、后勤保障方面鼎力支持和总裁刘新荣及其部属、家人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怡兰集团刘新荣总裁和他的女儿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怡兰集团成了一个做大买卖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公共交通、投资置业、汽车服务、幼儿教育等。刘新荣的集团赚钱,却又不唯利是图,他用“信仰与务实相交融”的企业文化,秉持“一手《古兰经》,一手致富经”的民族企业发展理念,把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车队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集团公司。他致富不忘民族文化公益事业,设立奖学金,资助在读民族大学生车臣仕,扶持贫困山区中小学民族教育,资助西安首届民族运动会,南方水灾、汶川地震无不慷慨相助。又倾力在短期内筹划、筹备,成功召开了中国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让代表们驻在高新区五星级瑞斯丽酒店,在马华西部餐饮店品尝地道的清真美味佳肴,使与会专家学者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人们感动的是他全家人为会议倾注的心血和汗水犬虫净,在短期内赶拍反映回族儿女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英勇奋斗的专题片《红色记忆》,观者无不震撼,莫不激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印刷厂关闭的特殊时期,他的妻子奔走翰旋,赶印出了精致的论文集,将全国各地不同民族学者撰写的论文汇集成册,成为本次会议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刘新荣及其部属家人为弘扬回族红色记忆贡献出的财贝和付出的心血将被回族学界所铭记。
《红色记忆》片段

人们更感动的是刘新荣符合伊斯兰崇高信仰的经营之道,他秉持的“信仰与务实兼收并蓄;执着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唯有坚韧者将获取无量报酬,真主的大地是广阔的;没有道德、丧失道义和教义的生意再赚钱也不可去做”的经营之道和创业精神,引领了一个民族企业的成功,一个民族品牌的诞生,成为西安回坊人的骄傲,成为回族人的自豪浴血记者。怡兰集团之所以全力举办这次学术会议,在刘新荣看来,讲述和传承回族的红色故事,旨在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珍重民族团结,相互尊重,不忘初心,圆梦中华。会议期间,他与代表们同坐大巴车,用陕西腔浓郁的普通话与代表们交流着,讲述着他历经艰辛的创业之路和秉持的企业精神。
2018.8.28
作者简介

拜学英,回族,1963年6月出生,宁夏泾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回族学会理事、宁夏文史馆研究员,现供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纪检组。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和回族历史文化习俗的研究,创作出版著作13部:散文集《六盘雾中行》《心迹履痕》《域外走笔》《美国印象》《感受德国》;长篇报告文学《世纪末的行动》;旅游丛书《青山绿水话泾源》;小说集《虔诚》;政论散记《睁眼看苏南》;民俗专著《回族习俗探源》;地方回族历史《拜家村今昔》,《泾源回族史略》上下册,《难以忘却的记忆——我的家族史》计13部400余万字。
来源:西安市丝路回商商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