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李亚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爱六娃【视频】横跨40年的全家福,你见过么?-南网50Hz

2020-10-24 全部文章 615

【视频】横跨40年的全家福,你见过么?-南网50Hz


▲南方电网这对电力父子兵为何上了央视?
我的父亲叫林运瑞,广东揭西人,原中山电力工业局变电检修班班长,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我叫林俊祥,广东揭西人,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继保二班班长,曾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等荣誉。

林运瑞林俊祥父子俩翻看全家福。
和很多人一样,我们家两代“守电”人也喜欢在新春一家团聚的时候,拍一张全家福。翻开老相册,一张张全家福往往能勾起往昔的回忆。我最想说的是,父亲是我的偶像,父亲的历程决定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是我爸,他跟“电”打上了交道
父亲林运瑞1940年出生于广东揭西,童年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度过的。新中国成立后,他才有机会上学。当时农村条件差,家里兄弟姐妹多,负担重郑多莲 ,他只能断断续续地读书,直到1956年十六岁时才念完初中爱六娃,并考上了佛山市职工业余中专学鲍语嫣校。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韶关坪石矿物局机修厂当电工,也就是从1959年开始,他跟“电”打上了交道。

135
林运瑞在韶关坪石矿务局机修厂时与同事合影。
在五六十年代,电还不是很普及,懂电的人更不多,想深入掌握电工知识,仅凭中专所学开展自学显然是不够的,父亲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读夜校”的生活,辛苦而充实。一干,一读,便是三年。有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他除了吃饭以外几乎没花过一分钱。三年坚持下来,打下了较好的电工知识和技能基础。

1963年国家刚度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电力建设逐步恢复。父亲应聘来到佛山供电公司,开始从事变电检修工作。自觉知识储备不足的父亲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上,碰到问题就翻资料研究,或是和大家讨论,然后到现场验证。

1967年全职业法神,国家开始推进三线建设,韶关发电厂作为粤北最大的能源基地已部分投产,准备扩建。于是,父亲又举家来到了这间坐落在曲江县乌石镇北江边的电厂。父亲一门心思钻研新设备,通过自学掌握了220千伏开关的性能,积累了故障查找和处理的方法。
1968年,父亲当上了班长。面对随之而来的压力,父亲说:“做班长,不仅要会指挥别人干活,自己更要有能力去带领大家,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光有理论知识还不行,一定要会现场实操。”为了带好班、不落伍,父亲“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地钻入到学习与实践当中。

改革开放以后,中山供电局建起第一座220千伏站——中山变电站,迫切需要像我父亲这样比较了解220千伏设备的人才。经过一番联系,父亲不计个人得失,决定带着母亲、姐姐和我迁到中山。父亲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继续变电检修工作,一直到他2000年退休。

回想起刚到中山的时候,环境比较艰苦,单位宿舍还没建好,我们一家只能住在中山局旧局旁边的一栋由仓库改造的临时屋里,四个人20多平方米,吃饭睡觉都在里面,这样一住就是一年。
开关专家是怎么炼成的?

一项工作,做完容易,做好难。怎么才叫好?父亲认为,作为变检工,要熟悉每一种设备的性能、构造,遇到故障能立刻分析出原因,有针对性地抢修,能以最短的时间恢复用户供电,这才算好。20世纪80年代以前,开关大都是油性开关,经常漏油,故障率高,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五六次半夜抢修。由于当时的电网是单母线结构,一停电抢修基本上就是整个片区甚至整个镇都没电,对社会影响很大奉节中学。为加快抢修速度,缩短停电时间,父亲狠下功夫,熟背各种开关的说明书赢稷,牢记它们的性能,对开关的各种故障进行分析、归纳,希望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弥补设备的不足。父亲的努力没有白费来来会,业务技能日臻娴熟。到后来,他已练出本事:只要你告诉他哪里漏油,怎么个漏法,他就基本上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知道需要带什么材料和工具去抢修,大大节省了抢修的时间。在这期间,父亲也通过了技师考试,成为当时中山供电局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技师之一。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山社会经济发展很快,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变电站增多了,开关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1992年,中山供电局引进了大量的SF6高压开关设备,有ABB公司的、M&C公司的,还有东芝公司的等,结构复杂,型号性能各异。以前使用的油性开关逐渐退出运行,被淘汰了。于是,父亲又一门心思地琢磨起这个新“玩意”来了。有人劝他说,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还学什么呀,让年轻人去学就行了,自己轻松点。父亲说:“那怎么行,现在技术发展那么快,一两年不学,就跟不上时代了。再说,我离退休还有好几年呢,不但要学,还要学好!”好在他底子还算扎实,很快的,他又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新设备、新技术。
后来,变检班陆续来了很多人,人数最多的时候有20个,除了父亲和4个老师傅外,其他都是年轻人,年龄最小的也就十七八岁。和这些青年人在一起,父亲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他时常鼓励他们多学习、多实践。俗话说:“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学好一门技术,是做好工作、取得进步、获得认可的根本。父亲常跟这些小年轻说:“学习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尤其是我们这种技能活儿,一定要靠自己不断地动手练习,动脑思考,用心积累,才会提高。‘熟能生巧’嘛,光说不做是没有用的。尤其是故障处理,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对技术能力的提升也很快,多处理几次故障,就容易摸到规律,掌握方法。”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一遇到故障,只要不是非常紧急的,父亲都会叫年轻人先去处理,他在旁边指点,让他们尽快上手。我的童年记忆:被爸妈“忙忘”了

135
林俊祥与姐姐的童年留影。孙嘉彪 翻拍
父亲在韶关发电厂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加完班8点多钟刚回到家,妈妈也跟着脚后跟进了门。相互一问,顿时吓得跳了起来:当时正在上幼儿园的我还没有被接回来!因为当时没有电话,爸爸和妈妈一般都是谁先回家谁去接儿子。那天他俩刚好都加班,以为对方先回家去接我了,结果摆了一回“乌龙”。待父亲急忙赶到幼儿园,老远就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坐在幼儿园门口石凳上时,顿时觉得心酸极了。幸好当时社会没那么复杂,没出什么大事。不过,由于爸妈都忙于工作,我们姐弟俩很早就学会独立了。上小学时,经常都是我们放学回来给他们煮好饭、洗好菜,等他们回来炒炒菜就开饭盗墓王。那时候生活条件差,煮饭都要烧柴生火,我和姐姐捣鼓了半天,才能煮熟一锅饭。
爸,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

70年代林运瑞与林俊祥(儿子当时只有八岁)父子合影。孙嘉彪 翻拍
受父亲影响,我从小也对电感兴趣开心边角料,学的就是继电保护专业。长大以后,我也进入电厂从事继保工作恋恋师情。在我上班的第一天,父亲就告诫我这两点:一是安全。做这一行,一定要很注意安全,除了人身安全,还包括设备安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仔细,一个不小心跳错了线,就有可能导致全站失压,造成整个片区断电,影响严重。二是学习。继保专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好了才能胜任工作。选择了这行,就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
我还记得,那是1987年春节,我们父子俩开始一同守护起中山电网。

在钻研技术上,父亲一向兢兢业业,是不折不扣的“开关专家”,他日常阅读技术书籍的学习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俩都从事变电工作,但专业不一样,我学的是继电保护。父亲虽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经年长月久的积累,还是懂一些的。有时候他会拿着二次方面的书去来“请教”我,遇到有争议的地方,会跟我一起争论。

2013年父子俩学术研究,讨论激烈。孙嘉彪 摄
“做变电这行,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一定要到现场实际操作,多做,多动手,肯想,肯钻研。”遇到大的停电检修或故障抢修,我们俩也常常一起“参战”,颇有点儿“上阵父子兵”的味道。有一次,220千伏三乡变电站故障,线路停电,凌晨2时,父亲在高压场地,我在主控室,都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工作间隙,我走到窗边,在屋外高高的变压器上忙碌着的正是我年近花甲的父亲心在跳情在烧,月光晒在他被汗水泡透的衣服上,反射出白色的盐光,这样的“背影”,张绿水令我感动又自豪。在我父亲眼中,敬业与奉献比什么都重要。
41年了,他只干了一样工作

135
回想起来,在父亲长达四十一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只干了一样工作:就是和“开关”打交道姚腾飞。父亲的书房就像一座小型电力图书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关于变电站设备的书籍和图纸都有。直到现在,他还时不时去翻看一些开关方面的书,也向我打听一些开关方面的事。

林氏父子俩关心电力事业发展。孙嘉彪 摄
对于“子承父业”的我,他只希望我能够静下心来,多看看书,多动动手,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我曾超自信地跟我说:“老爸,我现在拿的奖没有你多,但我以后肯定超过你。”他说:“好啊好啊,不要让我等太久就好了。”

林运瑞1997年获奖留影。
1998年,父亲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拿更多的奖章回来!2008年,我捧回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和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等荣誉证书,放在父亲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旁。父亲什么也没说,不声不响就去做饭,做了一桌好菜出来。我知道,他很高兴。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也成了年逾花甲的“老人家”。在我多年的工作生活中,安全就是我的原则,也是我带领班组的制胜法宝。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20多年如一日地严格执行十个规定动作,并要求班员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我们二次二班曾多次被评为省级以及局级的安全管理先进班组以及标杆班组等。在日常训练与演习中,我还会提醒班员们“别紧张”“多注意细节”,引导他们在实干中锻炼自我,这些其实都是我的父亲传授给我的。
林俊祥培训新人如何查故障,做好“传帮带”工作炎武战神。孙嘉彪 摄
这就是“长大后我成了你”的林俊祥及其父亲林运瑞的故事。今年,依旧坚守在继保一线的林俊祥已成为单位一名响当当的“继保专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哨兵”的领头羊。儿子林俊祥和父亲林运瑞的照片同时展示在中山供电文化展馆“20位功勋人物”的荣誉墙上,这对林氏父子的足迹遍布着中山电网的一百多座变电站!
横跨40年的全家福,你见过么?

70年代林氏全家福
80年代林氏全家福
90年代林氏全家福
2004年春节林氏全家福
2016年春节林氏全家福
2018年春节林氏家人合影看着这一张张全家福,你是否也想起了你们家的故事,欢迎你和我们一起分享……
编辑 | 林丹丹 朱云佳(实习生)
通讯员 | 谭茂茜 胡家玥 刘晔琳 孙嘉彪
鸣谢 | 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
长按二维码
选择最后一项【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南网50Hz

觉得不错,请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