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李亚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李亚倩这首诗中隐藏着《红楼梦》的大结局,很多人忽略了-过来读诗

2019-03-23 全部文章 361

李亚倩这首诗中隐藏着《红楼梦》的大结局,很多人忽略了-过来读诗

李亚倩
戳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红楼梦中很多诗词其实都和全书的故事情节发展密切相关,在许多诗词中,都蕴含着人物及家族的命运及走势。很多人叹息曹公未写完红楼,所以很多任务的结局,都不得而知,其实在第一回中的一首《好了歌》,就已说清了红楼的结局,很多人忽略了而已。
甄士隐在出家前对道士《好了歌》的注解,写满了脂批,通过提示,我们可以推断出真正的红楼大结局。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甲戌侧批: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甲戌侧批:宁、荣既败之后。】这句说的是宁荣二府今昔荣辱。
“陋室空堂”和“衰草枯杨”,正是贾府败落后的景象,而“当年笏满床”“曾为歌舞场”则是贾府最鼎盛时期,前后一荣一枯,对比强烈,巨大反差引起人的思考。
“当年笏满床”引用唐人崔神庆满门荣耀的故事,史料记载: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开元、天宝间,中外族属无缌麻之丧,其福履昌盛如此。
崔神庆的故事,像极了曾经繁华的贾府,王夫人曾说黛玉之母贾敏未出嫁前,是何等娇生惯养、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以前的宁国公、荣国公为“四王八公”中的二公,位列公侯,荣耀满门,昔日贾府必定是日日宴饮,夜夜笙歌,盛极一时,故为天下望族。没想到百年之后,迎来的却是人去室空,昔日高楼成瓦砾,长满了野草。
孔尚任的《桃花扇》里说到了兴衰之事:“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这段话用来形容贾府的盛衰转化,再合适不过,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蛛丝儿结满雕梁,【甲戌侧批:潇湘馆、紫芸轩等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甲戌侧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又: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
昔日雕梁画栋,翠绿纱窗,如今已结满蛛网,说明久无人住了,说的是黛玉的潇湘馆,宝玉的怡红院,想想昔日的热闹繁华,不胜唏嘘。这段话交代了宝黛结局。
八十回后,宝玉、凤姐身陷狱神庙,黛玉在潇湘馆病重,不久病逝,宝玉出狱时黛玉已逝,所以脂砚斋对宝玉去潇湘馆有“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批语。七十九回中,宝玉进大观园,有“对景悼颦儿”的批语,可证黛玉去世时,宝玉应不在身边。
贾府败落,贾雨村忘恩负义,落井下石,也许正是他告发了贾府更多隐秘之事,所以得以升迁,甚至皇帝将贾府宅第财产家奴等一起赐予他,并由他牵头去贾府抄家。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这番话交代了钗黛湘等重要人物结局,宝钗在宝玉离家之后,熬到两鬓成霜,按照曹公在前八十回里的伏笔,和宝钗元宵节所作灯谜,她应是守寡无疑。
关于湘云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她跟宝钗一起守寡到老的,有说她沦落风尘的,有说她与宝玉结为夫妻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也熬到了两鬓成霜时。既是薄命女,有了命一定是无运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应该有过一番曲折坎坷经历。
晴雯的死亡是前八十回里已知的,黛玉之死根据她的病情和贾府被抄没,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曾经的她们是多么倾国倾城,到头来一样或老或死。
南宋诗人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中有:“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贾府的家庙叫铁槛寺,而离铁槛寺不远的则是水月庵,又叫“馒头庵”,隐喻深刻。
金满箱,银满箱,【甲戌侧批:熙凤一干人。】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甲戌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
这一段说的是金银钱财,正如好了歌里所唱: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王熙凤一生泼辣狠毒,大肆敛财,到头来如何?还不是“哭向金陵”?
放眼整个贾府,再是银子堆成了山,再是“白玉为堂金做马”,到头来又如何?还不都是阶下囚?甄宝玉、贾宝玉等王孙公子,平时养尊处优,宠溺无度,一旦家族败落,失去保护,甚至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只能沦为乞丐。
关于贾宝玉的结局,脂砚斋也有批语,说他最终是“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昔日光鲜的富贵公子,一旦沦为乞丐,从人上人到人下人,其所遭受的嘲笑和毁谤可想而知,诸如“败家子”“白痴”“呆子”定是不绝于耳。
人生的大起大落,往往来势凶猛,正当我们慨叹他人命运不济时,却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像李纨熬到最后,贾兰高中,本以为自己笑到最后,却没想到也已油尽灯枯,生命走到尽头。
赵姨娘在贾府中从未得势,家族败落也许她会窃喜,终于没人比她强了,但唇亡齿寒,家族败落她焉能逃得过?
邢夫人自私自利,一毛不拔,等到金银堆满了屋子,仔细一看,哪有什么金银财宝,分明是埋到脖子的黄土。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甲戌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作强梁。【甲戌侧批:柳湘莲一干人。】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甲戌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
这一段说父母儿孙之事,有句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自古父母一生为儿女谋求未来,但当你去后,却不知你的子女又有怎样的际遇。
前一句说柳湘莲等人,父母在时,也是有教养的儿孙,但父母一去世,就成了耍枪弄剑,赌博吃酒的浪荡子弟,成为票友,成为强盗,或者成为侠盗。后一句是说巧姐,王熙凤对唯一的女儿非常疼爱,想着要为她择一门好亲,却不曾想,她去之后女儿被狠舅奸兄卖入烟花之地。
柳湘莲的结局在前八十回里已有交代,他救下薛蟠后,应该是做了强梁,尤三姐死后,他就失踪了,多半也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巧姐的判词也明确交代,被“爱银钱”的“狠舅奸兄”卖入烟花柳巷,却正好赶上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将其救出。这也是王熙凤偶然积得的阴骘结下的善果。
红楼梦里多是父母为子女打算,如李纨为贾兰,薛姨妈为宝钗,柳嫂子为柳五儿,但我们却不曾见哪个做儿女的为父母着想,这也是好了歌里唱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甲戌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
贾雨村贪得无厌,一心往上爬,前八十回里已经补授大司马,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还不知足,却不知物极必反,登高必跌重的道理,依旧处处钻营,使手段,行贿赂,结果被告发,跌到人生低谷。
同样,功成名就的贾兰等人,高中后并不知足,昔日无人关怀的兰小子,如今成了身穿紫蟒的大员,官场之路却也并不顺意,令其惊惧不已。
官场对应的是好了歌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有人专为名利而忙,总想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结果却因贪得无厌而无法自拔。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甲戌侧批:总收。甲戌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反认他乡是故乡。【甲戌侧批: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
金庸先生去世,缅怀他的人多用此句: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红楼梦说的亦是如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这一生,不过就是大梦一场,然后离去。
下凡历劫的男男女女,经历红尘乐事和美中不足后,最终都要离开这场虚幻,别以为你的生命曾在这里,这就是你的故乡,这一世不过就是你的中转,它不是故乡,也不会永久,你迟早都会离开。
红楼梦到最后,宝玉出家了,惜春出家了,黛玉死了,迎春死了,元春死了,探春远嫁了,湘云、宝钗等人守寡到两鬓斑白,大观园里曾经的姹紫嫣红,良辰美景,到了结局时,却是荒冢一堆。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甲戌侧批: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甲戌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蒙双行夹批:谁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龙象力者方能放得下。】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也是书的主旨。曹雪芹将秦韬玉《贫女》中的最后两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拿来稍作改动,意境和格局陡然间开阔许多。
人生一世,不过黄粱一梦,那些追名逐利,贪婪,爱恨,憎恶,思来想去,忽觉荒唐可笑,一切到了头,才发现什么都不是自己的,终究还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如果说《金瓶梅》是以色写空,《红楼梦》便是以情写空,所以又名《情僧录》,大概真正大彻大悟之人,也正是那大痴多情之人吧。
通过对《好了歌》的解注,其实对曹雪芹来说,他早已写完红楼,后面所有的故事情节,只不过是这首诗演绎出来的故事而已,对于这首诗,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