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李亚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李亚倩这部豆瓣评分9.2的综艺节目,一定要带孩子追!-叮当派

2019-03-24 全部文章 273

李亚倩这部豆瓣评分9.2的综艺节目,一定要带孩子追!-叮当派

李亚倩
央视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又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堪称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每期节目推出3件镇馆之宝,由27位明星演员作为“国宝守护人”,在现场演绎这件文物的前世今身,让国宝“活”起来,人称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2分的综艺节目,再次把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推到了众乐乐的高潮。先来看看爹地雍正和儿子乾隆的审美有啥不同吧……

清朝皇家素以清雅隽永为美,偏偏这位盛世“富三代”喜欢大红+大绿+大黄+大粉

在《国家宝藏》中,乾隆一心要创作的空前绝后集历代大家与一体的瓷器——“各种釉彩大瓶”(这名字起的也是够任性!果然壕气!)

再来看看,乾隆小公举的粉红少女心~~除了有钱任性,还能说什么呢?摊手┓(′?`)┏

如果雍正看到自己儿子在艺术创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会不会气得直接穿越回来……痛心疾首啊!别怪乾隆“农家乐”审美,那是爹没教好!
文化传承与艺术熏陶,从娃娃抓起
《国家宝藏》有一集是蔡国庆和儿子一起守护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当孩子倾听石器时代的音乐,追寻最早的音符时,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悄悄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艺术品位的培养,当然就是让孩子的日常生活浸润在艺术的氛围之中。《美感是最好的家教》就是用浅显的语言告诉每一位父母:拥有美感和好品味并不是遥不可及。
这本当时非常畅销的书,作者山本美芽是一位日本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通过采访数百位日本教育界人士,并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告诉父母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听风声雨声,看花开叶落、甚至妈妈的语音语速都可以塑造孩子的美感。

她采访和观察了数百位钢琴家、画家和园艺学家的艺术创造过程,发现造就他们卓越成就的关键在于敏锐的五感和卓越的感知,即是“美感”。而这种对美的感知完全没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来自于一天天的累积和磨炼。大到参加各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展,小到日常的随身小物,都能让孩子感悟到艺术的美!所以她建议:父母们应该将对孩子美感的培养作为日常教育的重中之重。
所谓“美学教育”,不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一天天积累和磨炼对美的感知吗?
学习不枯燥,能看更能玩
“我们这个节目有多年轻?也就是上下5000年。”《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开场的这句话,让多少人为之一振。
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我国9大博物馆,一共推荐了27件文物,件件都是“国之重器”。这些文物宝藏是真正的主角,它们虽然沉默不语,但都在讲述历史、讲述记忆、讲述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
27件文物就是27场微型舞台剧,从调侃diss皇上,到现场制作解读真正的匠人精神……古板严肃的文物变得鲜活有趣。文史不分家,历史课都这么讲,谁还要死记硬背啊!

孩子们学习历史除了可以通晓古今之外,还能明白一些世间道理和规律,最重要的是掌握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也许有家长会问:为什么不直接阅读历史书呢?历史老师建议小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孩子不要直接阅读历史书籍。因为小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年代感。在孩子的脑海中,“公元前221年”和“公元1644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差别。

怎么参观博物馆?很简单:纯玩儿!小编和孩子在澳洲参观博物馆时,发现很多博物馆里都设置了提问牌,指示孩子自己去玩一玩,试一试。孩子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自然有了收获。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不要频繁地解释文字,除非他想知道;不要想着一次就把所有的展厅都看全。同样一个展览,可以分为不同的小主题去多次看,就像吃饭一样,少吃多餐;让孩子去看他感兴趣的内容,而不要总是催促:快听听讲解员说了什么?不要总是问:你看懂了吗?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把脚步放慢一点,你跟着孩子去看,而不是带着他。
学习“匠人之心”,全情投入
除了节目中的乾隆成为了弹幕鼻祖,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晨饰演宋徽宗那集,讲述了《千里江山图》的前世今生。其实这幅画一共有五个层次,分别是墨稿打底、红色铺垫、青色绿色各一遍,最后还要刷上胶矾水。也就是说,这11米长的画卷一共画了五遍,仅完成墨稿部分就用了整整37天。
张国立不禁问到,既然第一篇的墨稿最终是要被盖上的,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去那么仔细地画呢?中央美院的冯海涛老师说:如果没有这层笨功夫,后来的色彩变化就不会那么丰富,这是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必须下的苦功。



节目中,冯海涛老师还原了《千里江山图》的画作过程。他仿照古人,用纯天然的矿物质,从宝石或药物中提取了颜料,青绿五色一笔一笔刷上又花了一个多月,整个过程都是战战兢兢,怀着对艺术的敬畏之情。
这幅流传了千年的长卷,正是前人在述说一个朴实的道理:随时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这种格物致知,寻求真理的全情投入,值得每一位后人学习。

家长,不仅是孩子第一个导师、更是紧密陪伴孩子的挚友。陪伴是和孩子共同成长,是对教育的倾情投入。我们投入的每一分心血,都来自对孩子最深层次的爱……叮当派希望这种爱并非服从,而是基于国际经典的教育理念,引导孩子走向未来、开创属于自己的独立舞台。
在个体变化的世界中,叮当派希望孩子们能不断追求真理和自我突破,成长为无限延展的生命体。能守护自我信仰、传播传统文化,同时追求未来文化领域的话语权,是勇于创新的一代。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戳原文,有更多发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