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倩迟来的认识——生物有机碳肥(2)-北京优力农业
李亚倩迟来的认识——生物有机碳肥(2)-北京优力农业
李亚倩科普
在上一篇文章中,给大家介绍了植物体内碳的重要性,以及如果补充有机碳。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第二部分,带大家来了解碳在植物体内到底是如何作用的?通过什么表现?
无论你是种田的还是种果的,通常都会在整地时施用或厚或薄的有机肥。可是总是会发现,一般有机肥的当季肥效不明显,其肥效主要是通过改土而慢慢显示出来。其实有机肥的肥效不一定是慢的。慢是因为其有效碳含量低,若提高其有效碳含量,肥效则快,尤其是化肥用量偏高情况下,有效碳可消除碳短板而恢复碳平衡,且见效快速。目前平衡施肥中缺乏对碳短板的认识和技术措施,若能改进,可收“四两拨千斤”之功,使平衡施肥的效果冲破碳短板的限制而更上一层楼。
大量试验证明,向土壤中施加“碳”(指作物根系可直接吸收的水溶有机碳,即有效碳(EC),作物机能和土壤小生态就发生了急剧变化。有机碳营养对植物营养和土壤生态的影响,我们不防从以下农作物现象分类进行剖析。
① 瓜菜类阳光下蔫与不蔫的现象
一些叶片展开度大的作物,例如花菜类、叶菜类、瓜类和葡萄, 在阳光强的时段,一般叶片呈萎蔫状;而施用了液态有机碳肥的试验组, 完全见不到萎蔫的现象。这是由于应用了液态有机碳肥的作物根系发达,对肥、水吸收力度加大,加上有机碳使作物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能正常“组建”,因此作物茎秆粗壮,叶脉弹性和韧性提高,在强阳光下不蔫。
*甜瓜萎蔫
我们做过一个实验,发现蔫或不蔫,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很大。青花菜每亩加施2.5 kg水溶性有机碳肥(根部可直接吸收EC 0.31kg),每亩地的生物量增产40.5%,增产1676 kg,相当于干物质251 kg,其中约88 kg是碳。而施入土壤的EC仅0.31 kg,增加这么多的碳积累是从何而来呢?
对照组萎蔫的作物,叶色似蒙上一层淡淡的灰, 这说明其叶绿素的含量和活性(工作能力)及叶片气孔的开放度比试验组差许多。显然试验组每天通过叶片气孔吸收的CO2经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的量比对照组多,经过几十上百天的积累,这个差距就拉大了。这个事例启示我们:根系吸收有机碳营养,能促进作物提高叶片光合作用的效率。还说明:作物碳积累的“主力军”是空气中的CO2,而根部吸收的有效碳通过矿物质营养的增效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和作物根系的促进作用,直接或间接提高了叶绿素的工作效率,使CO2吸收转化率大大提高,从而打通“叶吸碳通道”,提高了光合速率。
另外,我们南方的朋友大多见过速生桉的“冠顶绿”和“自然整枝” 现象。这一现象也说明:
① CO2只有转化成有机碳营养,也即由无机态碳转变成有机态碳才能被植物吸收,CO2浓度是转化的物质基础,叶绿素的“工作能力” 是转化的条件,光照是转化的能源。
② 植物矿物质营养在植物内部的走向和分配具有强烈的“趋有机碳营养性”,它向有机碳营养浓度高的局部聚集,并支持这种局部的生长。
③ 矿物质营养被植物吸收的离子态存在正离子竞争吸收(互相排斥)和某些正负离子结合成水不溶物的现象,所以是不正常态、非合理态,而以有机配位零电价态被吸收,才是正常合理态。土壤中有机碳营养的浓度是影响化肥利用率的重要原因。
④ 矿物质营养同有机碳营养有机组合,才能形成植物的内部组织。植物内部有机碳营养的总量决定了矿物质营养被吸收转化的总量。这是影响化肥利用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在连续阴雨天时,大棚内土壤阴湿,正处于盛产期的蔬菜叶黄叶落,果实发蔫变形。农民们都认为这是“水浸”造成的,但是原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那是因为阴雨天光照不足,土壤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够叶片呼吸转换,极度缺乏有机碳营养,连N、P、K等矿物质营养也不能有效利用,植株的病态是“饥饿症”,造成了棚菜“水浸”的假象,其实,根源是缺碳!
优力果是一款腐植酸生物炭酶肥,通俗地讲它也是一款水溶性的有机碳肥。水溶性有机碳营养的优越性表现在,它跨越了从无机二氧化碳开始经过光合反应才生成有机物的过程,因而节约了光能、肥效快,而且便于在大田施用,这些突出的优点是二氧化碳肥所不能比拟的。显示有机碳的比较优势的反应示意式如下:
自然补碳途径从头( 反应1)开始,而有机碳肥补碳则跳过了反应1,而进入后续的生化反应(反应n)中。初始反应的光合能可节省下来而用于后续反应中。这在阴雨天光照不足时,更能显示有机碳肥的优点,如促长、抗病等。
从种种示例分析中可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① 保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丰富程度,是实现农作物丰收和高质量的最基本最合理的农艺措施。
② 对于大量有机质含量低的耕地来说,根据各种作物物候期施用各种有机碳肥可取代有机肥,且其速效性和综合功能是有机肥所不能比拟的。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优力系列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