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倩进香河,一首生活的散文诗-南京吃货
李亚倩进香河,一首生活的散文诗-南京吃货
李亚倩
南起珠江路,北至北京东路,进香河路远没有丹凤街、鸡鸣寺的繁华。
进香河路只是南京地图街道中短短的一条路,路边的灯亮起又熄灭,平凡带着琐碎嘈杂,又有些温情。
/变成进香河路的进香河/
进香河路以一条河命名,生活在这里的人早已习惯了这条路的存在,而进香河早已难寻踪迹。
提及进香河路的历史,必然绕不开鸡鸣寺。
明清时期,进香河连接了城内的鸡鸣寺与城外的秦淮河,城外的人若想进城去烧香,离不开进香河。
(民国年间的进香河)
1958年,进香河被改为城市暗沟,尘封地下,昔日摇船进香的场景再难现。
如今鸡鸣寺依旧人来人往、喧嚣熙攘。进香河转而在地下暗流涌动,似乎所有人都已经遗忘了进香河路下的进香河。
进香河路毗邻东大,周围遍布居民区。大石桥小区、严家桥小区、大石桥32号小区,这些保存下来的地名,无一不在诉说着这条河的往昔。
也许正因为如此,进香河沿路两旁的小区,有着普普通通的外表,背后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和其他城区内的老街一样,大大小小的商铺、居民楼林立,每走几步路就能转进一条大同小异的岔路。
不宽的街道,路边麻辣烫的店家在门外架一口大锅,熬制着浓郁的汤底,香味弥漫,一如这里的市井气息,是生活的味道。
/生活是一首散文诗/
走过自带主题曲的北京东路,拐弯踏入进香河路,高耸挺拔的水杉静静地伫立于此,偶尔还点缀着几颗零星的雪松。
初次走过进香河路的人,必然会被这块大石吸引。
路口大石上写着梅庵二字,对于住在附近的居民而言,梅庵不只是纪念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的存在。
南京夏日的午后,蝉鸣阵阵,酷暑难当。梅庵旁有段蜿蜒曲折的紫藤廊,垂下的葱郁绿枝,遮挡了午后热烈的阳光。
住在附近的居民三三两两聚集于此,和熟悉的牌搭子打着麻将,喝着茶,一个悠悠闲闲的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都说故土难移,住在进香河路附近的人,并不在意什么高楼大厦,最留恋的莫过于脚下这片土地。
熟悉的街道、亲密的邻里,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日夜,都铭刻在路边水杉的年轮里、脚下石板的缝隙里。
菜市场,是一个城市气质不经意的体现,繁华市井里的脉脉温情藏在每日叫卖声中。
对于附近的居民而言,进香河集贸市场是个值得骄傲的地方。
不同于其他老城区内不断翻新的农贸市场,进香河集贸市场在这十几年间从未重建过。
整个集贸市场弥漫着调料辛香的味道,干净整洁的地面,阳光从头顶的玻璃折射进来,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
不得不感叹当时的规划者思想有多超前,各个区域布置明确,在集贸市场的入口还设置了导购图。
鲜肉区、蔬菜区、禽类区、冷冻食品区……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而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们已经练就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买到最新鲜食材的本事,这些路线早已了然于心。
以进香河集贸市场为圆心,附近小区内的居民采购的新鲜食材,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可以说进香河集贸市场养活了整个片区的居民。
清晨,挎着菜篮子买一把挂满露水的青菜,再去水产区挑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
耳边是热热闹闹的讨价还价声,进香河的一天在这里开始。
度过了兵荒马乱的早晨,午后的集贸市场,每个人都是懒洋洋的。
偶有零星的附近居民与熟识的卖菜阿姨闲话家常,整个时光都是如此闲适。
进香河附近大部分都是老小区,隔了一条马路,对面是崭新的大楼。
沉默的水杉像是隔绝了一方天地,进香河的烟火味儿,与远处的摩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繁华,与别处不同。
曾几何时,进香河路是南京有名的户外一条街。
慢生活与户外活动两种天差地别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奇异地结合在了一起。
2003年土人入驻进香河路,谁也没有想到国外流行的户外装备会在这里深根发芽。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南京人第一套户外装备是在这里淘到的。
很多人在此创业、茁壮、繁盛,到最后选择搬离、关门。热热闹闹的户外一条街渐渐变得冷清,最终逃不脱宿命,只有红叶李依旧笑看春风。
在2009年的春天,进香河失火,连着烧了几十家街铺。如今再回过头去看,所有的痕迹早已悄然无息、翩然远去。
但依旧有人坚守在此,数十年的生活缩影在这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间成了抹不去的回忆。
唯有盛夏午后,搬上一把椅子坐在门口,听着蝉鸣,就这么静静感受光阴的流逝。
进香河从来不缺来来往往的人和车辆,对于扎根于此的人来说,进香河永远是心中的坚守。
/味蕾是有记忆的/
毗邻东大的进香河路,一年有两次颜值巅峰。春日的红叶李和秋日的水杉,给充满市井气息的进香河带来一份额外的浪漫。
这份浪漫折射到这里的居民,那也只不过是每天的日升日落。紧紧抓牢人的是味蕾上久久不散的记忆。
图源:南京有个号
在集贸市场旁藏着家有名的一三六面馆,深刻体现了什么叫酒香不怕巷子深。盘点南京的面馆,这家一直是常客。
三十年前开在金鹰天地的一流面馆,搬至进香河。靠着这一碗面,喂大了住在石巷、大石桥、卫巷子的孩子,也养刁了他们的胃。
楼下收银、煮面,楼上迎客,只有小小的几平米,但根本挡不住寻味而来的食客。
对于一个吃货而言,最痛苦的是没有那么大的胃容纳那么多的美食。
满满一大碗皮肚面,皮肚吸满金黄的汤汁、青菜口感爽脆、西红柿带来的微酸,猪肝的厚实肥美,量足鲜美,一个小姑娘真的吃不完。
还有这家开在巷子里的徐州菜煎饼,大盒的蔬菜整齐地码放在案台,豆芽、土豆丝、洋葱丝……一大清早就排起了长队。
对于赶着上班的人而言,一份简单便捷的菜煎饼是上午努力工作的安慰。
阿姨娴熟的操作,是在每天早晨手忙脚乱间练成的。大份的蔬菜,加上一个鸡蛋,炒好的蔬菜铺满饼皮,待饼皮煎得的两面金黄,方才大功告成。
刚出锅的时候吃味道最好。韭菜、绿豆芽迷人的香气、饼皮有嚼劲,外韧内软,满口喷香。
东大四牌楼校区几乎占据了一半的进香河路,而在进香河附近的苍蝇馆子里,也埋藏着一代又一代东大人的青春。
也许是受书香气的感染,进香河路上的馆子也自带一份儒雅。
开在街角的枪炮与玫瑰,与美国的硬摇滚乐队重名,也许店家心中正藏着一颗摇滚的心。
乍一看以为是个私人小花园,老板娘打理门外的花花草草,老板收藏军事模型挂在门内。
店不大,不精致却温馨,家庭式的厨房,让每个在外奋斗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门头不起眼的食物招领,竖着的招牌像是一家小小的书店。走进去却是别有洞天,从餐具到书架上的书,都彰显着老板的品味。
吃完一人份的套餐,来一杯温热的红茶,靠着吧台听着蔡琴的老歌,进香河从来不缺人情味儿。
在卫巷,有一家“网红店”,海蓝色的门头,大喇喇写着“网红店 NO.1”。
推开店门,一股熟悉的面包香味让人根本无法拒绝,新鲜出炉的蛋挞,奶香四溢,热情的店员切着西点给客人试吃。
每天走过熟悉的街道,听着熟悉的声音,对于食客而言,吃的不仅仅是入口的美味,更是一份情怀。
进香河早已淹没于历史的长河,而生活在此的人们,用一代又一代创造着进香河路的历史。
过路人沉醉于红叶李的烂漫、水杉的静默,久居于此的人在年复一年间做着最平凡的事,过着最充实的日子。
-写在最后-
最近吃货菌建了一个吃货交流群
专门探讨南京生活里的趣事儿
还会不定期发布各种福利!
如果你恰好也感兴趣
可以添加吃货菌微信,拉你进群哦~
▼▼▼
?
近 日 推 荐
肯德基隐藏菜单
教你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南京
100路公交美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