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倩这部致敬非遗的纪录片出到了第四季,每一集都是满满的情怀-诗意花城生活圈
李亚倩这部致敬非遗的纪录片出到了第四季,每一集都是满满的情怀-诗意花城生活圈
李亚倩这几日,纪录片《讲究4》正式收官,口碑不俗的同时还获得了许多年轻粉丝。
这部记录中国传统手艺的纪录片定位于“新旧手艺、匠心情怀”,本季《讲究》将镜头对准了八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传承人,记录了一个个术到极致、细腻饱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故事。
和其他记录传统手艺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讲究》中不但表现出大师坚持本心、兢兢业业的匠人精神,也以温暖的平视视角,深入大师内心,加入更多生活化、个人化的细节,使得大师形象更加立体。
在这一季里,观众们会看到核雕、紫砂、苏绣、汝窑天青、正山小种、颜色釉、青花瓷及岩茶八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故事。
核雕
“中国核雕第一村”是舟山村的名片。在这张名片下,有位年长的民间艺术家,他怀着赤子之心,用手中的刻刀与果核,一刀刀,刻画人生,守望村庄,传承核雕艺术,把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村落,推向世界艺术的舞台。这位民间艺术家,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
每一次打磨,不仅是对手中一枚小小的橄榄核的塑形,更是打磨宋水官日复一日的耐性;每一刀雕刻,刻去的也不仅是核体上的点点余料,还是宋水官心中微不可查的浮躁。 5厘米长核,8扇窗户,19个人物,每一刀都是错的沉淀。
600年间,太湖之滨的舟山村,从雕梁画栋到方寸核雕,数十代匠人,对人生真谛苦苦追求。 细微之处,生活之感在其上。我们看到的,仅是宋水官身旁的百千作品;看不到的,是宋水官无数个日夜里,手中刻刀的翩翩起舞。 以核为底,一山,一水,方寸之间,雕刻人生百态,闪烁文明之光。
网友评论
手艺人 技巧 天赋 耐心缺一不可
雕刻的不仅是核,也是人生
怎么会这么好看,为匠心可贵点赞
苏绣
苏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中国第一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一。 姚建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苏绣不可谓不痴迷。新的时代,姚建萍毅然选择了题材、色彩、针法突破这异常艰难的路。用一针一线,却能绣出媲美油画、山水、摄影图片。
几十年的坚持,让家人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真正能体会姚建萍的痴心。 直到现在,姚建萍手中的苏绣,小可如传统苏绣,细致入微;大可似磅礴画作,气势恢宏。
姚建萍说:“你可以重复过去,你依然可以绣当时的经典,金鱼小猫,花鸟山水,我从技法上面已经非常成熟,不甘心就满足于一个手艺人,满足于一个拿来主义,今天这个新的时代,用我们的绣花针来表达我们这个大时代,来体现我们的大的情怀。”
姚建萍的融针绣,在外人看来,不过是针法、色彩、题材的融会贯通,但在她心中,真正的融,是将苏绣融进这个时代。
网友评论
赞叹!真大师也!
这可是一双国绣手啊!
如此精美细致的手艺,可惜传承不易。
汝窑天青釉
宋窑天青,在宋代条件远不如今日之时被匠人制出;800多年来,世人却难见宋代天青之影。古说蜀道难,追求古法天青之道,亦是不易。 朱文立是日本专家眼中的“青瓷第一人”。
汝瓷烧制过程分为12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瓷器釉色都有变化。在烧制的整整8个小时里,朱文立都守在窑边,观察火照。
朱文立心中的瓷器是”气质洁雅,釉质玉润,讲究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朱文立被天青羁绊了一生,也研究了一生。”一万件只能出一件,万分之一,看来也有一点希望吧。“为了天青,朱文立四处寻求古窑遗址,细微线索,都会让朱文立大喜而泣。传世,是朱文立毕生之愿。
网友评论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万丈豪情胸中藏,匠心独运丰碑铸。回首多少功与名,不敌坚守我真心。赞这份平凡而执着,却伟大而神圣的匠心。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曾说:“我们曾为了拍摄一位大师制作一件工艺作品,足足在他家里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们见证了一件作品诞生的整个过程,也见证了一位匠人的执着与坚守。”这样的纪录片也在告诉观众,在这个繁忙的工业时代,在对效率极致追求的同时,依然有人不忘对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坚守之中,方显传奇。
编辑:邓宇晨
图片来自网络
最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