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倩这部备受期待的犯罪IP拍砸了,但锅还真不该甩给李易峰-有部电影
李亚倩这部备受期待的犯罪IP拍砸了,但锅还真不该甩给李易峰-有部电影
李亚倩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就在今天,随着几部国产新片的上映,终于结束了《战狼2》一家独大的局面——排片占比从昨天的61%跌倒33%。
而在最新登陆影院的所有作品中,又有一部在上映前就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改编自人气小说,也因为影片演技派柏林影帝与当红流量鲜肉的奇妙搭配。没错,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这部——《心理罪》。
顺便插播一句,我答应大家的豆瓣账号已经有了,现在通过豆瓣app或者电脑端登录,搜索有部电影的全拼(youbudianying)就可以找到我,那里可有一个超级大沙发在等着大家哦~
实话实说,我没追原著小说的连载,所以对它并没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当然,为了能够更全面的评价这部作品,我也特意翻看了与影片故事相关的章节,即《心理罪之画像》的前八章。对比起来发现,电影改编的幅度还是相当大的。
首先从人物设定上来说,原著中作为犯罪心理学高材生的主角方木身上带着内敛而又阴郁的气质,拥有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整体给人的感觉非常“冷”。而电影版中李易峰也带着“冷范儿”,但要更外化一些——年轻气盛、少不更事,甚至有点恃才傲物。
至于电影的另一主角,廖凡饰演的刑警队长邰伟,则更像是一个全新的角色。与李易峰高傲的冷相比,他的身上展现出更多的“热”的特质:
热血——非常情绪化,一言不合就发飙开打;热忱——肩负着职业警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生命抱有强烈的敬畏之心。
如此个性鲜明的两个人物,如此气质迥异的两位演员,几乎站在一块就可以为电影带来张力与看点。更不必说,他们还同时被卷入一连串匪夷所思又充满猎奇色彩的命案之中。
影片开场,导演便通过对“验尸、推理、追凶”的一条龙呈现,交代出几位主角的特征技能——廖凡身手不凡,重情重义;李易峰敏锐冷漠,擅长心理画像;万茜冷静理性,负责验尸。
这场戏被处理的干净利落,里面既涉及到与犯罪心理学有关的悬疑推理元素,也囊括了类型化的动作场面,除了交代信息建构人物关系,同时还承担了迅速带领观众入戏的职能。于是接下来,随着“峰凡组合”的建立,故事的主线开始渐渐展开。
影片前半段的故事大体还是依照原著小说,而后半段则几乎全部来源于电影创作者的拓展,讲的是城市里突然发生一连串诡异的嗜血杀人案——受害者惨遭割腕,身体里的血液几乎被“榨干”,而现场存留的血液与牛奶混合物暗示着凶手可能有喝血的习惯。
两位主角随即展开调查,通过直觉与心理画像,方木判断凶手可能患有某种血液病,最终联合邰伟将他捉拿归案。然而让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嗜血狂魔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至此,人物、故事都说完了,并且似乎听起来也都有那么点意思。但相信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电影到底完成的如何?质量怎么样呢?
就我个人而言,《心理罪》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及格的商业片,但称不上一部优秀的电影。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同时也有诸多硬伤。
那接下来,我就具体的跟大家聊聊这部电影好在哪又差在哪。
先说优点。
作为一部悬疑片,《心理罪》的第一个优点或者说贡献便在于对华语类型片的开拓。
在雷米原著小说的加持之下,影片通过引入心理画像等相关内容,将犯罪心理学与类型片元素嫁接,将猎奇案件与干货知识相融合,完成了对一种新型的探案解谜模式的探索,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前提是如果你之前没看过《犯罪心理》《信号》等相关作品的话。
美剧《犯罪心理》
而作为一部有文学基础的作品,《心理罪》的第二个优点则在于它富有创造性的改编。
在小说中,单把“血之魅”这个故事拿出来看其实挺单薄的:线性展开,矛盾单一,方木、邰伟与凶手之间缺少互动与张力,主角在整个破案过程中也几乎没有变化与成长。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解谜过程与猎奇的场面——凶手将人开膛破肚,就着豆浆牛奶饮食鲜血。
或许是因为尺度的原因,电影并没有将小说描绘的骇人的案发现场还原出来。这削弱了影片的刺激性,但作为补充,电影在人物与人物关系的挖掘上却更加深入、更富有层次。
原著故事的核心矛盾冲突只有一种,即作为案件侦破者的方木与凶手之间的矛盾。而电影版却足足包含了四重矛盾。
第一重是人物内部的矛盾——无论是方木还是邰伟都有心结,而调查真相的过程也是解开心结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人物势必会经历变化与成长;
第二重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分为两大类,三小类。(听起来复杂是吗,其实很简单,让我们慢慢梳理)
首先是正派内部的矛盾。
尽管方木与邰伟怀有同样的目的,但自从两人第一次见面便冲突不断。这种冲突最开始体现在情感上——彼此觉得对方讨厌,看不上对方;随后又延伸到观念上——邰伟觉得不近人情的方木缺少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而方木则觉得邰伟身上拥有太多无谓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看,两人携手追凶的过程也是互相影响的过程,他们“分分合合”数次,在对立与融合中完成相互救赎。
其次则是正派人物与大反派之间的矛盾。
邰伟与反派的矛盾很容易理解,一个是人民警察另一个是犯罪分子。而方木与反派之间的关系则要复杂的多。
他们既身份对立——调查者与凶手;又有私人恩怨——反派杀了方木喜欢的女孩;更重要的是互为镜像——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天才,都喜欢探索新鲜刺激的事物,都在疯狂的追逐自我实现的快感。
换句话说,反派可以被看做方木的另一面,黑暗、疯狂、失去理智的一面。那么在这层矛盾对立中,也包含了自我对立的意味。
所以从叙事的层面来讲,《心理罪》采用的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处理起来也非常难的结构——内外部矛盾并行出现,大矛盾中嵌套小矛盾,正派与反派既对立又统一。
如果完成好了,那它完全有成为一部杰作的可能。
而令人遗憾的是,电影的骨架虽然足够精美,但导演却并没有能够在它的内部填充起与之相匹配的、经得起推敲的细节。更不必说,影片本身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在我看来,其中最致命、对影片整体质量影响最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没错,我要开始说缺点了。
首先就是逻辑问题。影片虽然看上去环环相扣,但其中却充斥着各种断裂与bug;它虽然开创性地触及到了心理画像方面的犯罪心理学知识,但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却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不专业更不严谨。
那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一下“心理画像”的含义。它跟《犯罪心理》《信号》中的侧写(profile)有几分相似,指的是根据现场、尸体、大数据以及行为分析,对凶手的心理特点、职业外貌、成长背景人格特质做出的推论。
说白了,心理画像不等同于事实更无法作为证据,所以与此相关的悬疑片大多拥有类似的特征——因为不了解相关理论,观众的参与感更低,需要片中的办案者不断给出新的信息。
而这种信息又一般建立在两种基础之上,一种就是现场的各种信息,比如被害人死亡之后还继续杀戮行为破坏尸体,被称为过度杀戮(overkill),这通常意味着加害者与被害者存在私人恩怨;再比如尸体的脸上盖有遮挡物,这通常意味着加害者出现了愧疚的情绪。
央视纪录片《法医密档》
另一种就是根据以往的大数据研究,比如《犯罪心理》中经常提到的尿床、纵火、连环杀人三者之间的联系。
所以尽管只是提出推论,但心理画像中同样涉及演绎归纳的过程,它不是靠的瞎猜更不是直觉,而是经过逻辑推演与信息整合而得出的概率比较大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心理罪》中的“心理画像”几乎完全经不起推敲。它的事实与数据依据太少,男主角脑补出来的东西太多,甚至可以说剧情完全靠他开挂般的推演推进。
举个具体的例子,在原著小说中,方木是在通读之前发生的多起嗜血杀人案资料之后才做出一些了简单的推论。并且尽管案子是破了,他的老师还是从中找到诸多漏洞。
而电影里他只看到第一具尸体就看穿了一切,而到了后面情况更加惨烈,甚至有时候跳过推理,直接粗暴地下结论。
而除了“心理画像”完全沦为了电影的噱头之外,人物内在的心理逻辑也有问题。
比如电影开场时,明明已经脱身了的罪犯又去捅邰伟的同事,动机莫名其妙;比如小反派“嗜血狂魔”为了虚拟的婴儿哭声而表现出渴望,同样逻辑全无,难道他还患有智力障碍?
总之,正是由于这些逻辑硬伤的存在,直接拉低了《心理罪》的档次,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神棍片”。而让这种“神棍”气质更进一步的,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影片的第二个致命问题——现实感缺乏。
《心理罪》的故事发生于一个完全被架空的情境中,不仅现实生活的质感全无,反派角色从形象到动机全部妖魔化处理,甚至还加入一些雷人的奇幻元素——比如那种注射之后就会让人变得更强大的药,感觉完全就是为了影片的动作戏而服务的。
至于方木的爱情与反派的动机,也都给人一种很飘很扯的感觉,或者说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你不会相信其中的故事,更不会对主人公产生共情。
正如现实是犯罪的土壤,所有优秀的伟大的犯罪片必然是根植于现实的。我不是说它的故事一定得真实发生过,而是说它势必要与现实有所联系,对现实有所关怀。
而如果就是以完全架空、回避现实的态度拍片,然后又非要扯什么人性与原罪。对不起,这样的人性没有任何的说服力,而那些空洞的金句堆砌,恐怕也经不起观众与时间的检验。
说了这么多,这部电影看不看就是你的选择啦,欢迎那些看过的小伙伴们在后台给我留言交流感受,对了,还可以去豆瓣给我捧场哈,我在那里等着你们哟!
面对陌生与未知,无数奥迪车主正在他们不断进取的路上。引燃改变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