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倩连读丨吉林往事.那代人,那滋味(153)-江城晚报
李亚倩连读丨吉林往事.那代人,那滋味(153)-江城晚报
李亚倩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一起成长。
艰苦奋斗拼一生,生活素简不卑微。
我们这一辈,
哎!品到人生真滋味……
——本文作者:李金珠
第153章
国防施工·休整在鸥浦
从漠河归来,汽车直接开到了黑龙江边的呼玛县鸥浦公社招待所。怎么上这里来了?我正纳着闷呢,营长告诉我说,我们去漠河的时候,分队就已经搬到这里来休整,等待上级验收架设完的国防战备通信线路,等待返回海城大本营的命令。
鸥浦,是公社机关的驻地,也是鄂伦春族搬下山后的几个聚居地之一,村庄很大,能有上百户人家。一条砂石国防战备公路穿过村庄直抵黑龙江边。公路南面两三排菜园隔开的几十座木刻楞房子,是完全由鄂伦春人组成的两个以狩猎为业的生产小队。北面,最大的院子里,是公社机关所在地。旁边一栋木刻楞房子是公社供销社。左面右面后面是汉族和中俄混血儿(二毛子)混居的两个农业生产小队。
一九七五年元旦快要到了。鄂伦春猎人,大多还在山里面狩猎。小学校早已放假,院子空无一人。
即便是白天,道路上也少有人走动,人影稀疏。只有供销社里还比较热闹,男人们站在柜台旁,坐在烧得红红的汽油桶做的地炉子的四周围,抽着旱烟,扎堆闲聊。间或有个把妇女来买点日用品或饼干酱油啥的。
夜晚,这里更是一片安静。
住进了鄂伦春人的聚居地,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陡然膨胀起来。鄂伦春人的习俗已经有所了解,可他们的历史呢?一无所知。要了解他们的历史,历史!想法一旦在头脑里萌生,心里就开始刺刺挠挠,像有一百个小猫抓扯着一样,支使得我一有时间就找人攀谈,有疑问就四下打听,哎呀!巴不得马上了解这个神秘民族的历史,了解他们现实的生存状况。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人口最少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肃慎人”是其祖先。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中,以狩猎为生,游猎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的广袤土地上。鄂伦春人有自己的语言----鄂伦春语(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但没有文字。被称为“使鹿部”。到元代,鄂伦春人被称为 “林木中的百姓” “北山野人”。清初,被称为“树中人”。而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打鹿人”之意。
一六六五年,沙俄出兵侵占了雅克萨,对其烧杀抢掠,当地居民,尤其是鄂伦春人深受其害,由此与沙俄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一六八五年(康熙二十四年),清军在第二次收复雅克萨战役中,有五百六十多名鄂伦春士兵参战,为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九零零年,沙俄再次入侵,将我江东六十四屯各族百姓赶至江边射杀。库玛尔路协领带领鄂伦春族马队官兵五百余人,痛击入侵者。
伪满洲国时期,日伪对鄂伦春人采取了民族隔离政策,人口锐减。
一九五一年,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鄂伦春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管理。一九五二年改为鄂伦春自治旗。
十七世纪中叶,鄂伦春人还停留在“乌力楞”父系家族公社阶段。实行内部生产资料公有,一起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十七世纪以后,与满汉民族的交流,铁质工具的输入,狩猎产品同农牧产品的交换,引起一系列变革。
个体家庭的崛起,导致 “乌力楞” 由血缘组织演变为地缘组织。恶劣的生存环境,频繁的战乱,使本就不多的鄂伦春人口越来越少。一八九五年约一万八千人,一九一七年约四千一百余人,一九三八年后骤降至三千来人。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鄂伦春人修建房屋,动员家家户户下山,免费分房,改善居住条件。派出了医疗分队,免费送医送药,普查健康状况,救死扶伤。成立中小学校,免费双语教育。不仅不收学杂费,连书包、铅笔、橡皮、作业本都免费发放。传授先进农业生产和养殖技术,提高生活水平。
发放七九步枪,使得狩猎更加方便快捷。统一收购各种猎物毛皮,改变以物易物交换方式,方便了流通。选送年轻人进大学深造,培养民族自治干部。鄂伦春人由原始社会一步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人口数量开始回升。
鄂伦春人虔诚信奉萨满教,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神。诸如太阳神,月亮神,北斗星神,天神,地神,山神,水神,火神,风神,雷神……
感恩和敬畏世间万物。“牛牛库”(熊)、“老玛斯”(虎)都是他们崇拜的图腾。从不直呼其名,敬称其“宝日坎”(神)、“诺彦”(官)、“乌塔其”(老爷)。
马和狗是鄂伦春猎人不可或缺的狩猎帮手,尊敬地称其为“伙伴”,和人地位平等!
鄂伦春族讲唱文学十分发达。口口相传着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神话、谚语、谜语、歌谣、笑话、歇后语等。长篇讲唱文学《摩苏昆》是民间文学中的珍品。以说唱结合的形式,讲唱英雄“莫日根”的苦难身世和英雄故事。可以讲唱数天数十天。
鄂伦春人传统交通工具有驯鹿、马、桦皮船、兽皮船、木筏、滑雪板、雪橇等。
记年法是在一根兽皮绳上穿三十个小棍,一天拔一根,三十根为一个月,重复十二次为一年。
鸥浦公社民政助理员给我讲的鄂伦春故事最多,他还说,你们如果早点儿来到这里,能赶上鄂伦春人的篝火节,就会更加了解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
他眼眸中闪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很遥远的故事,心中充溢着向往,表情充溢着神秘,轻轻地叙述起来:“每年六月十八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篝火节。天黑了,月亮慢慢升起来了,林中空地上,篝火点燃了,火光熊熊,吊在三角架上的铁锅,飘出阵阵肉香。鄂伦春族男女老少吃肉,喝酒,跳‘依和讷嫩’和‘黑熊搏斗’舞蹈”。
“哦!那一定很好看吧?”我好奇地问。
“当然啦! ‘依和讷嫩’是三年一次的氏族大会上跳的全族性舞蹈。一人居中,其余人手拉手,在篝火周围围成圈,尽情起舞。这时族群里最强壮的男人,就会走出来,一个穿狍皮衣服,一个穿着熊皮衣服,表演起黑熊搏斗舞。两人表演搏斗,相互对吼着‘哈莫’,‘哈莫’……
双方精疲力竭了,又一个人上来了,两头劝说,直至人熊和解”。
“兴致高涨时,大家会一齐唱起“赞达温”。山歌曲调高亢清透,延音颤音绵延不绝。歌声优美动听。根据眼前景物即兴填加歌词,一一唱出,语言虽然朴实,感情却非常浓烈”。
“我没有见识过篝火节的盛大场面,可我还算挺幸运的呀,我听过鄂伦春兄弟唱的‘赞达温’祝酒歌”。
篝火节,跳完舞蹈,男女老少就在祝酒歌的歌声里尽情地享受手把肉,尽情地享受美酒飘香。
“夜色里,篝火红。林子中,花草香。大家相聚在一起,心情哟好舒畅。鹿皮的酒袋呀,白桦树皮的碗,倒上,倒上,我们坐在桦树桩子上,一起来喝酒,一齐把歌儿唱。喝酒,喝酒。歌唱,歌唱……”
未完·待续
点这里→第1章至第45章
作者简介
李金珠,吉化退休干部。1951年生人,汉族,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1958年至1964年,吉林市昌邑二小读书。1964年至1968年,吉林市第八中学读书。1968年至1970年,舒兰县开原公社长远一队插队知青。1970年至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通信营通信一连战士。1975年至1979年,吉林市玻璃厂工人。1979年至2000年,吉化炼油厂,工人,厂办企管秘书,企管办副主任,企管处处长。2000年预退。2011年正式退休。
实习编辑丨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