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李亚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真爱趁现在【高度】我国有世界最多的科技人员,创新竞争力却乏善可陈!邬江兴院士谈网信军民融合-学术plus

2016-03-28 全部文章 624
【高度】我国有世界最多的科技人员,创新竞争力却乏善可陈!邬江兴院士谈网信军民融合-学术plus


本文转载自:军民融合瞭望,文:魏宏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联盟理事长邬江兴

6月18日,第七届钱学森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聚焦“推进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共邀请了网信领域的20多位院士,8位院士围绕网信军民融合新体制、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业态进行了学术报告。
作为信息领域的权威“大咖”,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以《网信军民融合的几点思考》为题冲喜桂仁,进行了20多分钟的主旨报告。
会上,邬江兴院士重点谈了网信军民融合领域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网信军民融合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浓缩为“发展之痛、定位之惑、机制之难、创新之痒”十六个字;二是抓紧建强网信军民融合的“四梁八柱”,“四梁”即网信行政力量、军事力量、科技力量、社会力量等四支力量,“八柱”即技术、人才、产业、法律、标准、管理、资金、机制等八大要素;三是激发网信军民融合的“内生动力”,这种动力包括培育堪当大任的牵动力、可学可复制的示范力、蕴含于民众之间的创造力、利于发展的制度力;四是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的责任担当,促进会要举起网信融合的一面旗帜、架起军民融合的一道桥梁、搭起政企融合的一个平台、立起架构融合的一个样板。
经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授权,“军民融合瞭望”特将在获得的完整演讲内容辑录如下李长进,不做精简提炼,力求保持原话,呈现精华。(文稿已经邬院士本人审阅)像素地牢。

【正文】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网信军民融合这个问题上的研究体会,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1
网信军民融合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去年7月,中央深改组提出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加快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将统筹基础领域、产业领域、科技领域、教育资源、社会服务、应急各位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内容,网信军民融合也成为社会上的“热词”、“流行语”。虽然,网信军民融合将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是发展之痛。去年4月19日,我参加中央网信工作座谈会。习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想起这一段历史,我们心中都有刻骨铭心的痛。
同时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方向后的新动力狂父。
这些重要论述都聚焦于一个问题,即网信领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发力点,党和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先行一步。因此,必须实现跨越、敢于领跑,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二是定位之惑。网信军民融合,实际上是三个矛盾体、六个执行体之间的综合问题。
就是要统筹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个业务体、军事科技和民用技术两个需求体、国有大型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和民营中小微高科技企业两支力量、两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关系。事实上,能够促进其中一个矛盾体的协调发展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现在要推动三个矛盾体的融合,特别是要解决不对称合作、动别人奶酪等问题,可谓难上加难。
三是机制之难。摊开了说,就是网信工作的作用域问题吸血君王,网信这个领域到底如何界定?如果说网络安全还有边界的话,信息化就没有十分清晰的业务边界,它是渗透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具体说就是,什么样的单位、机构、企业能够划在网信这个圈子里。同时,指导网信工作的领导单位很多,国家部委的工作大多和网信领域相关,纵向很深,横向缺少统筹,每个部门网络安全、信息化都是一大片,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cride。如何有效地协同运行,这是个难题。
四是创新之痒。当前,网信领域出现了一个群众性、革命性创新的大好势头,整个行业和领域所有的从业者都在谋创新、谈创新,各种创新概念,黑科技漫天飞舞,有时感觉一夜之间我国好像成了世界信息技术强国了。

可是,清醒回来看,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而“穿马甲”的情况却越趋严重,我们在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依然乏善可陈,产业生态坏境并未发生根本好转。我国整体的企业竞争力依然在中低端徘徊,8千多万科技人员数量世界第一,但是创新能力或综合竞争力却排在瑞典、以色列、新加坡等数百万人口的小国之后。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原创性东西乏善可陈,“别人不领路,自己不会走路”的模仿跟踪文化,严重制约了民族的创新活力。
2
抓紧建强网信军民融合的“四梁八柱”
加快建设网信军民融合必须要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两件大事。以网络安全保证信息化,以信息化推进网络安全,筑起军民融合的“四梁八柱”。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一是要统筹四支力量,架起网信军民融合之梁
第一支力量,就是网信行政力量,也就是掌握在政府机关的各类网信领域的社会治理、行政管理、决策规划的组织机构,他们掌握着网信发展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第二支力量,网信军事力量,是在军队部门中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职能部队。目前还是一支神秘力量,国家尚未赋予其捍卫网络主权的职能;
第三支力量,网信科技力量,就是分散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为推进网信领域创新不懈工作的科技工作团队。这是一支强大的中坚力量。
第四支力量,网信社会力量,主体是网信骨干企业、网信领域的中小微企业,这中间有的已经成为一方霸主,更多还处在星星之火,有待燎原的阶段上上。
二是突出“八大要素”,建强网信军民融合之“柱”

其一是技术,这是我们最大的安全“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没有技术创新就解决不了发展之痛。
其二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竞争是最终的竞争,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是治本之道。
其三是产业,培育“大而强”的抓手级龙头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走“小而专”的众创之路。动员全社会力量打造协同协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其四是法律,切实明确网信军民融合的政策边界、制度边界、法律边界,把能干的事情规定清楚,把不能干的事情明确清楚。
其五是标准,加强军地网信各类标准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通过标准的融合打通军地信息系统建设上的壁垒和藩篱。
其六是管理,打破交通警察,各管一段的传统思维定式。尤其是要切分好军地在网络空间安全的管理界面和任务分工,让“九龙治网”,变成“一盘棋”。
其七是资金,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综合投入政策,支持网信领域关键性、基础性、公共性、军地合作性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
其八是机制,完善军民融合领导管理体系和国防信息动员体系,提升军民融合效率。
3
激发网信军民融合的“内生动力”

网信军民融合“四梁八柱”是一个概念性的设计,如何让这些静态的概念变成一个有机融合、有序推动的应用体系,并且使这个体系形成良性的工作机制,需要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
一是培育堪当大任的牵动力。网信军民融合需要劲吹供给侧改革之风,以前瞻性、战略性的新需求为动力、以重大专项工程为引领都市运输2,尤其是需要能够创造性的培育实现领跑的标杆技术。目前,我们看好的领域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这是当前国家建设、国防建设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而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尤其以发展改变游戏规则的革命性防御技术为先导,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能成为相关产业的新高地,目前我们在这方面业已取得全球瞩目的新突破;第二个是太空网络技术,美国人依托遍布全球的地面控制点优势,实现了基于天星地网的一体化的网络空间技术体系,而我们作为正在崛起的全球性大国尚不具备这个条件,为此国家提出了发展基于本土控制点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真爱趁现在并将设立新的重大专项工程,以创新的技术路线获得天基网络全球可接入的信息服务,补齐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短板,迅速形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第三个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目前正在筹划建设的上海大数据试验场,是一个全球首创,能够为大数据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益化、综合化的科学技术试验环境。
这三个方面天祥菩提精舍,都有强烈的军事需求,都可成为为军地共建、融合的先发项目,同时可以通过需求带动形成行业性的技术群体创新。
二是培育可学可复制的示范力。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的领域大部分都比较“硬”,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方面推进得比较迅速,但是在网信这样一个比较“软”的领域却相对缓慢。为此,需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要在网信领域打造一个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依托相对宽松的政策机制、多元灵活的进入退出机制,区域或城市群的支撑优势以及能够包容失败、甚至是有较大容错能力的文化环境。打造一个网信军民融合领域的“深圳特区”。
为推动网信领域的科学技术超越“杀出一条制度化设计的血路”。通过特区的建设,形成可以看得见、可以学习借鉴、可以大规模复制的经验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
三是培育蕴含于民众之间的创造力。毛主席讲过,兵民是胜利治本,战争之伟力蕴含于民众之中。目前,我们国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信息系统,拥有8亿网民和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网企业,这中间蕴含着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加以引导和运用,必将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融合效益。作为政府部门和军队机构,既需要提出需求,更需要创造需求。当前,亟待建立一种“揭榜挂帅”的竞争模式,以后不一定都要等到策划出什么大项目后才让大家来申报,可以让有思想者来提问题、让前瞻性军事需求来出难题,通过发“皇榜”,让千千万万的民间企业来登台打擂,谁能真正解决问题就给谁支持,不论过往资历地位只看有无发展新思路,通过创造新需求、不断引导和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特别是要充分吸引具有强大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实现“民参军”、“民支军”,为网信领域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四是培育利于发展的制度力。推进军民融合既需要靠体制,更需要靠机制,体制上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机制作为保障,就会产生叠加性的新问题。不但军民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有的方面甚至连“第一公里”都没有疏通。为此,急需对当前的制度机制设计进行分析梳理,尤其是如何推动中小微企业进入国家和军队壁垒化比较严重的领域,进入一些以安全保密为理由而保护落后的特殊行业,把强大的社会创新力量和旺盛的军事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需要研究如何让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更好服务于国家网信建设的问题,成果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乎规范的转化,如何让科技人员得到与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待遇水平,这都需要有可操作的政策制度作为支持。

欢迎大家评论
《召 集 令》
身怀学术绝技的你速速前来!
1,有学术水准: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是必须的!
2,有独到思想:具深度,广度,锐度者为最佳!
3,内容范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不设限!
4,资讯或翻译类文章: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以。
学术plus咨询/投稿邮箱
xueshuplus@163.com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http://kjpl.cbpt.cnki.net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2017文章全收录(3月)一篇文章满足你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4
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的责任与担当

有机遇就有基础,也就有希望;有困难、有挑战,也就为创新提供了基点。我以为,中国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的基本立足点是,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军民融合四者的交集上,纯粹的网络安全、一般意义的信息化,或者传统的军民融合领域都不是本促进会的工作重点。好在这个交集目前还是一片足够大的蓝海或者是一个充分大的新大陆,还没形成利益藩篱或垄断格局,可以满足众多的垦荒者或淘金者的利益诉求,这也是本促进会能够有所作为的基础条件。我和很多单位就促进会的工作做过一些沟通,我觉的促进会建设大致要有四个目标。
一是举起网信融合的一面旗帜。要按照习主席指出的“网信工作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的要求,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重点要按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的要求来聚合促进会建设目标,打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两张皮”问题,不能让网络安全成为信息化的“绊脚石”,也不能让信息化成为网络安全的“缺失项”。促进会就是要抓住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结合点,把先进性需求和安全性要求统合起来,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促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协调发展。
二是架起军民融合的一道桥梁。事实上,网信领域军民融合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有的方面融合的比较好,比如在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上,军队和地方共用光纤、共享信道等方面都做的比较好。但是在应用层融合的不好,军用软件、应用系统都是自我定制、自成体系,有的还十分落后,有实力、高水平的社会力量还没有进来。促进会就是要在推进网信领域军地深层次、全要素、实体化融合上多做工作,让军事需求和社会优质力量能够对接起来,形成效益。
三是搭起政企融合的一个平台。目前,我们在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动员企业的力量深度参与。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网信领域要实现大的跨越、大的进步,没有企业的参与是不行的,尤其是要有一些有创意、有活力、有颠覆性想法的中小微企业参与,形成全社会、全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局面。夸利亚雷拉为此,促进会要能够协调政府、军队的力量,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创新投入等方式,搭建一个众创、共赢的发展平台。
四是立起架构融合的一个样板。促进会现在的组织架构是一个矩阵式的状态,横向按照业务属性分为智库、投融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委员会,纵向按照技术属性分为网络空间、信息装备、网络舆情等专门委员会,这些分支机构在功能上是有交叉的。事实上,矩阵式管理是管理结构的一次创新、是架构融合痛爱夜蔓,有利于要素的快速整合、资源的高速流动。实际上我们这次军队改革也是这个思路,指挥线和管理线相对分离。这种矩阵式结构,对于社会组织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探索,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结构运用好本身就是一个创新,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切实让新结构、新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网信军民融合这个新领域。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欢迎大家评论
《召 集 令》
身怀学术绝技的你速速前来!
1,有学术水准: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是必须的!
2,有独到思想:具深度,广度,锐度者为最佳!
3,内容范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不设限!
4,资讯或翻译类文章: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以。
学术plus咨询/投稿邮箱
xueshuplus@163.com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清华肉麻情书。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http://kjpl.cbpt.cnki.net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2017文章全收录(3月)一篇文章满足你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