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李亚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秦时明月少羽【颜山孝水】博山传统村落记忆|桥东村-博山发布

2018-10-06 全部文章 519
【颜山孝水】博山传统村落记忆|桥东村-博山发布

桥东地处古长峪道上的北常熟川,北距博山城区15千米,四面环山,村庄周围宽广平坦,土地肥沃。北有五凤山、云洞山,西靠杏山,南临淄河及五阳湖,东有金丝河,是淄水河畔的一颗明珠。
淄水又名淄河,是淄博境内最大的河流。淄河流向莱芜的河道谷地,历史上曾被称为莱芜谷、长峪道。春秋战国时期,郑安仪是齐国与西南诸国的交通要道东至人才网。1960年修建石马水库时,曾挖出古陶片、石斧等文物,经鉴定,都是龙山文化遗存。20世纪60年代中期,整修梯田的时候,也曾在石马的多个地片出土了青铜剑、戈、簇等古兵器,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确有人类活动。宋宣和二年(1120)的《重修黄红峪仙人洞古佛堂碑记》文中已有“石马泉”的村名记载南大小百合。据此可知,宋代时这里已形成村落。

传说西石马原名“汲泉”,系因齐国孝妇颜文姜远汲泉水供姑饮而得名。又据村东金碑所载,亦有“崖下庄汲泉”字样。由此可知该村曾用“崖下”为庄名。早年曾有“先有崖下,后有石马”之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莱芜县志·乡保》中已有“石马”的村名记载。据村中《崔氏族谱》载:“由唐迄宋更数代,有讳汝正者,居莱邑之石马庄。汝正祖以前,纪载阙如也。始祖汝正避金兵之乱小茴香苗,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国,始复旧居。有石马老茔谱碑可考。西石马有原碑存焉。”又载:“故唐之大姓有五,以吾族冠芦、李、郑、王之首。”据此可知,石马之庄名在唐、宋时期已有之。《续修博山县志·古迹》载:“县南三十里西石马庄南,怪石罗列,多象物形,路东有一石酷肖马形,庄名以此。”这是石马庄名起因的较早文字记载。
西石马自然村中有一条南北向深沟,沟上有一石桥,以桥为界分为两个行政村,桥东面乃桥东村,桥西面乃桥西村。桥东村为石马镇政府驻地村,是博山区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全村共2049户,5130人。桥东村有诸多名胜古迹,较著名的有接境桥、古佛寺、五凤山庙群、古民宅、颜文姜汲水泉和颜文姜祠等。
古时,村庄建在一条南北走向的沙石岭上,岭北是一条山峪,俗称北峪。经峪中流出的雨水、山泉水的长年冲刷,在沙石岭的东侧形成了一条南北向深沟,古名“颜戳沟”。因沟中浅层有煤炭,又名乌龙江。此沟将西石马自然村分成东西两部分。沟上建有一单孔石桥,也称齐鲁接境桥。新中国建立以前,这条沟一直是莱芜县与博山县的界沟,直到1950年8月,桥西村才划归博山区管辖。现存的石桥,青石桥墩,青砖发碹,两墩距离3.5米,拱高2.5米,南北桥宽共8米。旧桥宽4.5米,1972年在桥北侧加宽1.5米,南侧加宽2米,并起名为“幸福桥”秦时明月少羽。若按建村时间推算,接境桥估计建于明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曾重修。
古佛寺又叫古佛院。博山县志载:“古佛院在常熟川东,后魏太昌元年,僧昙寿剖土得石,镌佛建院。后像焚毁。金大定九年,乃塑十佛。元至元二十五年重修。”古佛寺原址在石马自然村东南方向的一个高岗上,距村庄的围墙约二百米。北靠五凤山,南临淄水,东有金丝河,西有乌龙江金牌育胎师,位置非常讲究。寺庙院落呈长方形,位北面南,山门前有数十级石台阶,门侧立有赑屃座石碑。整个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北面为正殿,殿内正面塑十尊佛像,东西两面是十八罗汉,十佛背面塑倒坐观音。观音面北,对面有门与后院相通。前院东西两侧为配殿。
后院为寺内僧舍。20世纪40年代末,七三二厂曾在此做库房,1949年农历六月三十日,天气非常燥热,中午突然有暴雨、闪电,致使库房内炸药爆炸,而将大殿炸毁,佛像也遭破坏。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石马公社机关于1960年从中石村迁至古佛寺内,后正殿被拆除翻建为礼堂,东殿曾用作广播站,西殿用作机关的会计室。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建筑逐步被拆除翻建为楼房。现在的镇政府机关即原古佛寺旧址。

颜文姜祠过庭
石马泉与颜文姜的传说,博山及周边地区妇孺皆知。石马泉又名汲水泉、石马池,位于桥东村汲水泉大街东侧文姜公园内,在古佛寺东北约二百米处。据《齐乘》载:齐有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灵泉生于室内,文姜常以缉笼盖之。姑怪其需水即得,值姜不在,入室发笼观之,水即喷涌,坏其居宅。故呼为笼水。古时的笼水即今天的孝妇河。而颜文姜不以寒暑易心远道取水的地方,就是“石马泉”。
石马泉“南甘北苦”,久旱不枯。为积蓄和保护泉水,后人用十几层青条石砌成一个水池,池口呈八角形,对边直径约3米,深约4米,泉眼在池底东北、西北方向。过去,在大旱之年缺水时,临近各村百姓便会到此担水饮用。在池口的南面曾建有一座高大的影壁墙,墙南北两面为砖雕壁画,南面是麒麟瑞兽,北面是二龙戏珠。每当皓月当空之时,墙上二龙映入池水中,活灵活现,为此,人们又把池水称作龙水。因影壁挡住了阳光,即使夏日炎炎,池水仍是清凉甘洌。到了冬天,人们从池中提水时,洒在青条石上的水立刻会结成一层薄冰,故而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雅号:“八角琉璃池”。池内南壁离池口下约1米的地方有一龙头形石雕排水口陈大坤,人称“龙口”,正常时,泉水涨到“龙口”处,便会从此流出,注入一小水池内。即使夏季泉水旺盛时,也不会从池口溢出。
每年的七月初三,颜文姜的生日之时,都要举办颜文姜庙会,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来到颜文姜祠顶礼膜拜,祝福祈祷。石马现存的颜文姜祠大殿重修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淮安视听网,殿内的壁画依然清晰可辨。
在石马泉西面,紧临泉池有一条小河,宽约3米,史书称其“金丝河”,俗称小桥沟缠夫,戏称“铜帮铁底淤泥河”。《博山县志》载:“金丝河在常熟川,受石马泉水南流入淄水。”为避免与洪山口的金丝河相混,也称“西金丝河”。据老人讲,此沟原是一条路,因修建古佛寺和颜文姜祠时人们从五凤山前推石头,压出一道深深的车辙,后经五凤山山泉、洪水长年冲刷而形成一条沟。此沟源自五凤山南麓山谷,经汲水泉旁,并受汲水泉泉水向南流入淄河。过去,为了生产和生活方便,人们在沟上建了4座桥梁,自北向南依次为玉兰桥、金丝桥、龟背桥、银钉桥。泉池西面的金丝桥,因桥上有石雕栏杆,又称“金丝栏杆桥”。此桥为单孔石拱桥,跨度约3米,桥面宽3米左右,原是村中居民到石马泉担水和进庙的通道,也是石马泉周围的一景。现已深埋于地下。在金丝桥北面桥头西侧,过去曾建有一座龙王庙,面积不大。石马泉的正北面便是颜文姜祠。
颜文姜祠又名顺德夫人祠,三套院,大门三间,门前有一平台,台的东西方向各有七级石阶,台前有石狮栏杆,台下方即是石马泉。在池边有颜文姜石雕像,高两米多。山门内两侧塑有彩绘门神两尊。第一进院落,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7.2米(过去院宽仅5米多,2003年山门南移而扩大)。大门正北面是过庭,四梁十柱,青瓦房面,高脊飞檐,东西长10.8米,南北宽5.2米。过庭前有月台,宽2.3米,长2.9米。月台两侧曾有两棵直径1米多的大柏树,据说树龄达千年以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砍伐。过庭东西山墙外各有神道一条,宽2.3米,直通后面两院。过庭东面是奶奶庙,西侧是药王殿。第二进院落南北宽9.2米,东西长15.2米。正面为大殿、东西为两庑。大殿为庙群中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东西长10.8米,南北宽7.8米(包括前厦)。四梁八柱,四角飞檐,厦宽1.7米,前厦两端墙上各有一砖碹小门。大殿正面塑有颜文姜神像,后墙和东西两山墙上均有壁画,内容为颜君生平故事,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据称是明末或清初作品,是研究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在淄博市是很少见的。新中国成立后,此庙的第二、三大院被石马粮管所利用。大殿用作仓库,为防潮、防鼠,地面衬一层细沙后再铺青砖;内墙壁抹了一层白灰泥,无意识中将壁画保护了起来。近年,人们在整修大殿时,这一珍贵艺术品重现庐山真面目李天慧。东西两庑为庙会期间忙会人员或接待宾客所用。第三进院落,南北宽7.3米,东西长13.8米。正北后殿三间,是供奉颜文姜公婆的场所血咒圣痕,神像是近年重塑的。东配殿是财神庙,供关帝圣君。后殿西侧原有道房三间,是主持道人的住所。近年来,人们在道房前的空地上又新建了文昌殿,香火日趋旺盛。
2003年以来,为了保护古迹,发展旅游事业,在桥东村委的支持下,群众自发捐资重建山门,并对大殿、后殿、配殿、过庭,奶奶庙、药王庙等建筑进行了整修,对幸存的部分碑刻进行了整理。
在金丝河西面,原有一广场,是每年举行庙会的场所。广场四周原有柏树、国槐、白杨等树种上百株,其中有一棵直径近60厘米的国槐,非常茂盛,据说有几百年历史。广场南侧便是石马有名的古建筑“石戏台”。戏台坐南朝北,前台近正方形,高2米多,周边用厚30-50厘米左右的5层108块长条青石砌成。台面用青砖铺平,长宽约6米。石台之上是一个形似凉亭的木结构建筑物,斗拱形方顶,顶棚用木料扣成,内侧有八仙过海、花草人物彩绘,木条架构的顶棚之上覆青瓦。顶的东西两面呈半圆弧形,由顶向四角伸出四条房脊,脊上各有一组陶制兽形雕塑,正面和东西两面有木雕垂珠及彩绘图案。顶棚的四角分别由直径约50厘米,高约3米的粗大枣木立柱支撑,木柱下面有石雕莲荷柱础。东西两侧的木柱之间各有一根直径约30厘米的木柱(有说是后来加上去的),南面靠近后台的两根木柱之间也有两根稍细的木柱,木柱之间由木雕栏板相连。四角飞檐上翘,探出1米有余,四角垂珠之下各悬挂一串风铃,若有微风吹动,便会发出悦耳响声。戏台的后台是砖石结构的瓦房三间,东西长近10米,南北宽约5米。东西两山墙各有一个月亮形圆窗,加几何图形木条格;后墙正中有一长方形窗户,木条格扇;青瓦覆顶,起大脊,四角飞檐挂风铃,与前台相似。后台与前台有木雕隔扇相隔,前后台两檐之间有水槽,后台左右有两个门与前台相通,为上下场所用。

桥东村观音阁
旧时,桥东村周围建有围子墙,墙高约5米,宽1米多。围子四面均建有围子门。其中,自北门至南面文昌阁门的一段围子墙,长约950米;自接境桥至东门的东西大街的一段,长270米。东面的围子门最为壮观。门前有一石牌坊,牌坊前后有石狮子。南门为阁门幻星神,门洞上方建有一阁楼,称作文昌阁。在村中东西大街与南北大街交叉口向南约250米处,建有一观音阁,13层青石基座,东西长5.4米,南北宽6.5米,座高3.8米。阁门为石券拱门,高约3米,宽2.5米,门洞南北向,是村中南北大街上的交通要塞。青石基座上原建有一观音庙,青砖灰瓦血族传说小说,高脊。目前阁门石基座尚保存完好。
从观音阁向南约50米,路东侧有一土地庙,虽然不甚宏伟,却是村中的知名建筑。在文昌阁与观音阁之间,任家胡同街口曾有一座镇武庙,此庙有两进院落,有前后两座大殿,各3间,前出厦,四梁八柱。前殿是镇武庙,后殿是白衣奶奶庙。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被用作石马初级小学校舍。20世纪70年代时庙宇被拆除,建成了民房。在南北大街与东西大街交汇处,有两条南北向街道,东面的一条称作石鼓街,西面的一条称作关帝庙街。关帝庙位于街口北面约100米街道拐角处,坐北面南,东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2米,高约4米墨菲的战争,青石基座,庙的西面墙壁上嵌有一石碑,清康熙年间所立,字迹已很模糊。庙东面的墙上嵌3块石碑,分别是道光、民国和近年所立。
村北的五凤山上有一庙群,建在五凤山的阳坡半山腰,建筑年代虽然不很古老,但有些建筑造型独特。汲水泉大街北端,五凤山南麓有个小广场,广场北面耸立着一座石牌坊。牌坊上方刻有“五凤山”三个行书大字,是著名军旅书法家高军法所书。从广场到石牌坊有五十多级石台阶。台阶前有两座石狮,威风凛凛。牌坊北面东西两侧有石碑数十通,其中一通刻有《五凤山碑记》历述五凤山各景点及建设经过。牌坊北面有3通石雕,东边1通雕9条巨龙,西面1通雕5只飞凤。北面石阶之上雕有8匹骏马。牌坊北面的山坡上,参差错落建有3个健身活动场地。

五凤山庙大门(建于民国)
五凤山庙群山门为二层建筑,一层门内两侧有两尊巨大的门神。二层名叫慈航阁,小巧玲珑,装饰典雅,是南海观音的香火之处。在阁内神龛两边有一副对联:“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台上现如来”。皆用僧像图画组字,或坐、或立、或卧、或蹲,俯仰自然,姿态自如,构思精巧,独出心裁。
五凤山庙群仅一进院落,以玉皇宫为轴线,东西对称,工整别致。山门正对玉皇宫,九级石阶上有一方形月台。3间正殿,青砖灰瓦,庄严巍峨,显现出玉皇大帝的尊严。玉皇宫的东边是三清宫,西边是纯阳宫,三座大殿一字平列,均坐北面南,朱梁画栋、古朴典雅。庙院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三圣宫和药王殿。从建筑布局中,可看出道教人物在此庙中的主导地位,也体现出人们对吕洞宾及孙思邈的信仰。山门两侧分别建有会仙、聚仙两座木结构凉亭,结构别致,建式精巧。
此庙中建筑大多是民国前期所建,只有东面的聚仙亭和西边的药王殿是近年新建的。在关帝庙街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片青砖灰瓦的古宅,据说建于清康熙年间。东面的一片,原大门正对着村中的南大街(大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毁),从大门向北一连有八个大院。第二个大院保存最为完整。大门位于院子西南方向,迎面有一影壁墙,墙上嵌一青石雕刻的福字。院子内有东屋、西屋各三间。西屋与北楼间有小西屋一间。西北角有一青石基座的瞭楼三间,原有三层,20世纪60年代顶层被拆除,现仍然保存两层。基座由30-40厘米厚的青条石砌成,共17层,青条石上方为青砖砌成。第六个大院,北面为厅房,西面也是一座三层青石基座的瞭楼,现保存二层。此院东面有一跨院,北、东、西三面均有瓦房三间,大门在东北角。另一片古宅在关帝庙街西侧,东西并列有三个大院。大门坐北面南,高约6米,东西宽4.7米,进深约3米。两扇木门高2.3米,宽1.95米,宽敞宏大。进大门后东西各有一侧门,各通一院,中间一院的北房原是过厅,通到北面的又一院落。
过去,两片古宅青砖灰瓦,古色古香,只因有的年久失修,有的返修为红瓦房,现在已失去了过去的模样。
撰文/摄影:陈星悦
审稿:岳国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