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倩远方有诗和文化-简单和孩子们
李亚倩远方有诗和文化-简单和孩子们
李亚倩
“夢”相当于人生的四个阶段:双十年华青春懵懂,迷糊而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关键时期,扎根立业,方能在“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时期有地位有实力;七十古来稀再回首人生不就如大梦一场吗?一个“夢”道出了人生的全部意义?
——题记
河南开封,八朝古都,曾经的繁华盛景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可见一斑;然而人生有起落,时代会变迁,面对外来侵略者,辉煌的南宋王朝毁于一旦。这是不是更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2017年5月,有幸前往河南大学参加2017年教育科研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当我来到这座古老的城市,耳濡目染它存在于世间的内涵,感受其丰厚的历史沉淀,深深地被它的厚重所着迷。走过河南大学里那一段古老的城墙,走完河南大学校史馆陈列室,斑驳陆离中瞥见的是历史,是无数人为之奋斗和努力过的身影,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触摸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脉络。同是华夏儿女,忆古思今,只会更加尊重历史,珍惜今日的生活。这又如何是梦呢?
五日培训,讲座数堂,一石激起千层浪,专家的观点引发大家热议,更是引发了大家一场又一场的头脑风暴。数次在河南大学食堂用餐时,听到各位专家茶余饭后的讨论和交流,于是这又成了一堂又一堂课堂外的讲座,给了我诸多启发。
那些讲座
那堂关于评价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
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的教育评价观凸显了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
博士具体阐述了从教育部、各省市区对评价手段、方式的变革,各有异同,从社会环境的评议到课堂里的真实研究,通过文件解读、比较考证、实例说明等方法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教育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广度与深度并存。
这也正是我们教科研究中所最需要的技术支撑,任何研究都脱离不了对大背景大环境的关注,任何研究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远方,更要脚踏实地着眼当下。
接下来关于片段解析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那几个讲座里,教授们的讲座非常实在接地气,没有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论调,有的只是深刻实在的数据以及各种场景再现。
那所小學
还记得那日周四,来到二师附小正是孩子们进行社团活动课的时间,操场上一片热闹而有序的场景。
一个小女孩拿着手中的纸飞机兴致勃勃地和我说着他们每周最期待的活动时间以及他们的活动安排。远处有体育老师带着孩子在玩轮滑,一个美丽的女老师正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我看到有几个孩子跳跃着身影在旁边的楼房阳台处时隐时现,然后听到他们高跳着呼唤下面的孩子,原来是找到飞上去的纸飞机了!孩子们那份简单的快乐不由自主地感染了我们的情绪。
在操场的另一边,学校负责人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学校创建人刘青霞。这座百年老校的办学理念是“尚真求美、启智新德”,校训是“知行合一”。简简单单十二个字,细细咀嚼,再看看学校门口各种用于孩子们接送时的展板以及随处可见的24字价值观,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执着的追求和朴素的情怀。细节最能说明本质,我喜欢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
一直以为二师附小的创始人是“南秋瑾北青霞”里的青霞,经查才知道是同名的爱国人士青霞。想来爱国是这座城市的共同品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才是最值得称道并引以为傲的。
那道小吃
做教科研的人都喜欢寻根究底,喜欢追根溯源。南宋王朝的兴起到衰落,历史学家对此早有深入的研究。我们今日看到的开封已是历经洗礼与往日完全不同的城市。它有着丰厚的底蕴,又有着沿海城市的前瞻。然而真实的包拯和岳飞又是怎样的人呢?
坐在河大教育学院的教室里,我们聆听百家讲坛程遂营教授讲开封的有历史和文化。抗金名将岳飞,铁面无私包拯,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是历史学者对其深入考证后的真实。
最让人喜欢的还是教授关于开封灌汤包的介绍。开封灌汤包是一道小吃,然而它居然能从形式美走向内在精美别致,吃的就不仅仅是汤包,而是可以追溯到宋朝的饮食文化了。
教授用文谄谄的话绘声绘色地说,开封灌汤包啊,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它的吃法极讲究很有腔调: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提起像灯笼,放下如菊花。菊花是开封的市花,菊花的内涵不言而喻。
简单的一道小吃,能将市花联系在一起,既阳春白雪又有人气接地气,意蕴相当地丰富啊。
这就是开封!处处有文化,处处有历史。培训五日,深深地感受到开封厚重的历史带给我的踏实感,还有河南人对教育的实实在在。人生如梦又何尝是梦。远方有佳人,远方还有诗和文化!
简单和孩子们
懂得所有的相遇都是缘分,
人就会温柔!